1800万只!“大通湖1号”蟹苗从江苏回来了!
发布时间:2025-05-0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辛菱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5月6日讯(通讯员 郭建华)4日上午,1800万只“大通湖1号”蟹苗顺利投放到益阳大通湖区大闸蟹养殖基地的蟹塘内。这些“蟹宝宝”们将在它们父母生活过的地方开启成蟹之旅。
这些蟹苗5月3日晚从江苏的育种基地出发,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4日早上8时许到达大通湖。虽然眼下只有米粒大小,但一个个生龙活虎。为了确保“蟹宝宝”们健康成长,与大通湖区合作大闸蟹养殖的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成辉,特地委派了两名专职的博士生跟车, 为整个养殖的过程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
上海海洋大学博士侯金亮介绍:“下塘之前我们对水质等进行了检测,发现水下环境对于中华绒螯蟹生活是非常适宜的,所以我们今日就可以下苗。”
为打造全产业链、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闸蟹品系,在上海海洋大学技术指导下,精心挑选大通湖区亲本蟹在江苏进行代培繁育,成功培育出“大通湖1号”本地大眼幼体蟹苗。目前,大通湖区作为湖南省唯一一个从源头上做大闸蟹育种的地方,对于提升大闸蟹质量,推动大闸蟹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对每一只螃蟹都做了基因检测,这次回来的大眼幼体全部都是入了基因库的。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培育蟹苗成活率有效提高,达到70%到80%。” 益阳大通湖区大闸蟹协会秘书长周长明介绍。
据了解,大通湖区地处“洞庭之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河蟹之乡”,这里出产的“大通湖大闸蟹”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十大名蟹”之一,参展屡次获得殊荣。因其体大肥美营养丰富,备受各地食客的喜爱。2025年,全区大闸蟹养殖面积2万余亩,产量预计2000吨。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市政府与中铁十八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闫广天出席
- 熊炜:冲刺四季度 决胜全年度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 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 益阳市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非凡“十四五”|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益阳谱写“产业强市”新篇章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
- 熊炜: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益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区县新闻
- “丰”景藏在科技里!南县推广“四防一增”等技术助力一稻双收节本增效
- 安化油茶采收新景:天上运,地上采,无人机搭起“空中运输线”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老有所为,幼有反哺,柞树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