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2月12日讯(记者 杨玉菡 雷鸿涛 张佳伟 郭朵朵)金龙腾云辞旧岁,灵蛇献瑞舞新春。2月11日,2025年“巳巳如意 欣欣资阳”双百闹元宵系列活动暨民俗巡游启动仪式举行,通过一场龙灯的盛会庆祝元宵佳节。

本次活动由益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益阳市城市建设投资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共益阳市资阳区委、益阳市资阳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益阳市资阳区委宣传部、益阳市资阳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益阳市资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资阳发展集团、益阳明清古巷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承办。

启动仪式现场,一条150米长龙,一百支彩龙队、小龙队(蛇舞队)、地花鼓、蚌壳队、采莲船等组成表演方阵齐上阵。充满湖湘特色的地花鼓展现了资阳花鼓戏窝子特色,采莲船和蚌壳队为大家呈现出资阳作为鱼米之乡的美景。百龙呈祥,熠熠闪光,展示出新资阳的精气神,点燃了市民游客的热情。

巡游路线分为两条。一是主游行队伍(百米长龙+58条群龙+表演方阵),经体育场、广场路、资江西路、樱花大道、古城路到文昌阁;二是明清古巷游行队伍(9条群龙+20人腰鼓队+4队地花鼓+1支带唢呐打击乐队),经体育场、广场路、资江西路、向仓路、五一路、明清古巷游客服务中心、资江西路到“大码头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巡游中,湖南城市学院的学生将现代体育精神融入舞龙。湖南城市学院代表队参加由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湖南省体育局主办的“德成杯”2024年中国龙狮公开赛,获舞龙自选套路银牌;参加由湖南省龙狮运动协会等主办的“二月二龙抬头”2024年湖南省舞龙舞狮公开赛,夺得舞龙自选套路金牌。

本次巡游旨在打响益阳明清古巷品牌。益阳自秦建县至今已有2400余年,具有千年历史文脉。明清古巷位于益阳市资阳区大码头街道,又称益阳石码头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上曾属于老益阳三堡,兴起于明代,是益阳秦汉古城西延的结果,是益阳古城的发源地之一,距今有300多年历史。明清古巷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18.49亩,其中一期核心区域114.94亩,现存建筑以清代至民国时期为主,有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41处。保留有三条江南最美小巷、四大历史建筑、四大清代码头、七处传统民居、十七处民国商业旧址等。资阳区将依托明清古巷文旅产业项目为龙头,通过“美食+文化+旅游”的方式,整合桥北步行街、资江西路大码头记忆等文旅项目,打造成为益阳古城•资阳不夜城,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使游客“引得来”“玩得好”“留得住”,全力推进资阳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 益阳市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非凡“十四五”|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益阳谱写“产业强市”新篇章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
- 熊炜: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益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 陈竞: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益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陈竞主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11次集体学习
区县新闻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 桃江探索“稻鸭共生”种养模式,鸭子成了生态循环系统重要一环,亩均节本增收超千元
- 秸秆变废为宝,年产值破千万!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有妙招
便民提醒
- 老有所为,幼有反哺,柞树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