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益阳南县青树嘴镇白鹤堂、益丰垸村大通湖流域(南县)生态友好型农田与农用地生态功能提升项目通过县级初步验收。该项目通过农业面源减源循环交换技术模式、生态沟渠塘湿地控污技术、生态友好型农田建设技术等,构建了“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生态平衡”农业系统。
南县农业农村局实地查验白鹤堂生态沟渠项目。李如峰 摄
近年来,南县紧紧围绕净水、净土、大气三个方面靶向发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形成易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和管理措施,初步打造具有南县特色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模式。
南县大力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今年全县完成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面积98.16万亩,实现绿色防控面积106.35万亩,实施生物农药应用面积45万亩,降低农药量1.12%,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接近43%。完成测土配方施肥183万亩次,推广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7100亩,发展冬季绿肥种植7万亩,推广秸秆还田面积110万亩、商品有机肥2000吨、机械精准施肥面积8万亩,实现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减量近2.12%,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40.3%。
南县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对规模以下120家养殖场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化平台,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5%以上;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收集处理畜禽粪污制成粪肥还田面积10万亩以上。加强养殖尾水治理和循环利用,通过推进水产养殖尾水实时监测系统工程,实时了解养殖尾水水质,减少水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目前,南县建设“三池两坝”系统3套,辐射治理面积3000亩,实现尾水达标排放。
南县农业农村局实地查验益丰垸涵管建设和水生植物栽培情况。李如峰 摄
南县推进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2023年至2024年),推广加厚高强度和全生物降解膜,示范辐射10.8万亩和1.8万亩,共回收农膜150吨,回收率达83%以上,有效遏制农膜残留对土壤的污染。打造覆盖全县域由县到镇(乡)、村、组四级回收网格化体系,明确使用者捡拾离田,农资门店、村组(保洁员)归集,县乡收集、分类处理闭环机制,形成回收积分制管理、有偿回收、折价兑换生活用品、农药等回收典型模式和激励机制,全年全县清理回收农业投入品废弃物180多吨,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完成66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回收率100%、生活污水治理率52.3%,以及12个美丽屋场和1500个农户厕所改造任务。
南县整合部门项目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藕池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大通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等水专项工程,聚集县域田土平整、沟系相通(畅连)、清淤疏浚、生态护坡、水草种植、建设拦截湿地等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显著改善南县19条通湖河渠水质。(杨玉菡 李如锋)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12月26日22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5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污染防治攻坚战、安全生产等工作
- 陈竞主持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
- 熊炜调研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工作
- 熊炜调研“湘超”益阳赛区主场场地建设及备战情况
- 熊炜: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
- 陈竞:齐心协力为现代化新益阳建设贡献力量
区县新闻
- 又添一张“金名片”,安化腊肉获评知名商标品牌
- 桃江举办“村K” 大赛决赛,24名民间歌手亮嗓
- 安化农家书屋让学生乐享“书香假期”|湖南日报
- 珠海考察发现商机,远赴山东学来技术!大通湖区这个合作社试种“黄金”小番茄,亩产有望超3000公斤
- 沅江:300万元“攻坚基金”靶向激励秸秆禁烧“零火点”
- 安化黄精标准体系发布 产业进入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快车道”|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桃江县灰山港镇3万师生家长同上“开学第一课”%
- 竞聘上岗+外单位业务骨干担任考官,桃江县桃花江镇创新选人用人方式%
- 安化宝塔山村:计生系列保险进乡村,携手共筑幸福家%
- 利剑护蕾!安化羊角塘镇“广宣传+强巡查”双轨亮剑,筑牢未成年保护防火墙%
- 安化宝塔山村:义剪“微行动”撬动“大幸福”%
- 金塘冲水库枢纽工程施工现场一片繁忙%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