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郭强
大通湖上好风光,鱼肥虾跳碧波漾。
水天一色,白鹭飞翔,沃野平畴,绿树成行。中秋时节,大通湖格外迷人,渔家姑娘的歌声飘荡在荷花盛开的湖面。9月23日,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小益小阳田长制直播间”开启第六期巡田之旅——走进大通湖区。
20世纪50年代初,大通湖区从农垦起源。几代农垦人历经70余年的艰苦创业,在这片曾经湖水茫茫、芦苇丛生、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垦荒拓地,围湖造田、创办工厂、兴建城镇。经过数十年的勤奋耕耘,如今大通湖已是一片沃野平畴,林丰物茂,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洞庭明珠”“淡水鱼都”“河蟹之乡”。
“大家好,我是‘小益’,我是‘小阳’。”伴随熟悉的声音,第六期“小益小阳”巡田记在新的直播间里准时开播。从2023年第一期开播到现在,“小益小阳直播间”已经升级到了2.0版,实现了室内室外的实时联动。
本期直播,大通湖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区长徐超畅谈该区如何保护好“饭碗田”,同时实现林地、耕地和谐发展,大通湖怎样“破局”,以及大通湖区对未来沟渠林业经济的发展规划。
“区委、区管委会通过调研分析,决定对统一收归村集体所有的沟渠路边地块进行造林绿化。2023年,发展沟渠林业经济首次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报告明确表达,为耕地保护和林业发展的出路指明方向,为全区全面发展沟渠林业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徐超说。
截至目前,大通湖区属四镇,引进社会资本合作累计共投资1178万元用于发展沟渠林业经济,收回村组沟渠路边林权305公里,绿化村庄沟渠路边257公里。全区发展沟渠林业经济四边折算面积11800亩,种植枳壳、香柚、枇杷等经济林果和红枫、无患子、榉树等高档名贵苗木,并委托监测户和脱贫户对林木进行日常巡护管理,预计每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将达180万元。
“小益小阳田长制直播间”外景主持人探访了大通湖区最初实践沟渠林业经济的金盆镇。金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高塬介绍了该镇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既抓好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又千方百计促群众增收致富,对违规占用耕地建房行为“零容忍”,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的情况。
外景主持人接着探访了大通湖区第一个“吃螃蟹”试点发展沟渠经济的南京湖村。村党总支书记卓宏端介绍了该村发展林业经济、林药经济的情况。随后,主持人来到大东口村,听大东口村党总支书记陈志琼介绍该村举办金盆龙虾美食节、插秧节、拌禾节等特色农村节会活动。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益阳市政府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杨刚出席
区县新闻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 赫山区:智慧育秧省时7至10天 种子变秧最快20天,存活率达98%|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 桃江这片黄桃基地,花开惊艳众人,果熟装满钱袋%
- 种菊寄相思,南县解锁绿色祭祀新方式%
- 新市渡镇900亩生态茶园开园,茶农采摘明前第一抹“绿”%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