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肖梓芳 夏艳
2024年益阳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展会上,益阳市大通湖区聚焦文旅深度融合,突出展示具有独特IP属性的文创产品和特色产品,聚力宣传大通湖文化形象。
展会现场游客驻足拍照。
此次参展的精品有水草、大闸蟹、优质香稻、大通湖大米、植物提取物、多色睡莲、“永生花”文创等。参展的旅游体验项目有大湖观霞、湖畔网红露营基地、千亩果园、水生植物园、“最美潇湘健身步道”等。借助实拍景图展示了大通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意境。
蟹道表演。
大通湖区依托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布局,强化全方位营销宣传推广等多方面发力,推进“文旅+”康养、农业、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新业态,实现文旅发展新突破,致力为游客打造一个人人向往的浪漫“水云间”。
大通湖大闸蟹。
大通湖素有“洞庭之心 水草之都”美称。走进大通湖区文旅展示区,韵味十足的水生植被和水草文创作品吸引游客的眼球,一个个水草生态瓶展现了大通湖优质的水域环境、各色美妙的“永生花”寓意着爱意永不凋零,也展现了大通湖多样的珍稀水生物种。大通湖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园是集水生植被(水草)种植示范、水生态科技创新、湿地生态观光旅游、水域生态农业推广与湿地生态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特色示范园区,现有睡莲、名贵荷花、苦草、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等120多个水生植被品种,为全国各大湖泊治理提供优质水草种苗和技术方案输出。
植物提取物原料。
大通湖展区优雅的蟹道表演和生动活泼的讲解吸引大量游客围观,展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自古以来,食蟹便一直是一件大有讲究的雅事,古人发明“蟹八件”后,吃蟹便自然衍生出一套完整的“蟹道”文化。大通湖作为“中国河蟹之乡”,出产的大闸蟹具有个大、壳青、白肚、黄毛、金爪的特点,在螃蟹中独占鳌头,也因此成功跻身“中国十大名蟹”。同时,大通湖大闸蟹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肉质紧实、饱满,口感Q弹而不柴。“这大闸蟹闻着香、吃着鲜、回味甜!”在展会现场品鉴蟹肉的游客们纷纷夸赞。在2023年全国河蟹大赛中,大通湖大闸蟹再度荣获“金蟹奖”“最佳口感奖”以及“最佳种质奖”。
大通湖植物提取产业园目前已聚集5家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推动植物提取产业向好发展。近年来,大通湖区加强与院校和专业机构合作,编制了大通湖植物提取产业发展规划:到2034年,植物提取产业园核心园区面积1000亩、入驻企业100家、产业链总值100亿元、原料种植基地10万亩(含水面)、年利税10亿元。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市政府与中铁十八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闫广天出席
- 熊炜:冲刺四季度 决胜全年度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 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 益阳市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非凡“十四五”|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益阳谱写“产业强市”新篇章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
- 熊炜: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益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区县新闻
- “丰”景藏在科技里!南县推广“四防一增”等技术助力一稻双收节本增效
- 安化油茶采收新景:天上运,地上采,无人机搭起“空中运输线”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老有所为,幼有反哺,柞树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