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水上“种草”忙@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4-03-23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辛菱
湖南日报3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严丽 陈晗)“菱角种子刚刚从安徽运过来,我们安排2条船撒播,今天必须撒到大湖里,确保它的成活率。”3月21日,益阳12.4万亩的大通湖水域,大通湖生态公司水草种植队队长王斌安排10多名工作人员忙着种植水草,3天内要完成今年第一批水草菱角的种植,共6.25万公斤。
工人在进行第一批菱角等水草种植。徐鹏辉 摄
王斌今年53岁,以前靠捕鱼为生。2018年,大通湖区启动大湖水环境治理,沿湖精养鱼塘全部退养转型,全面启动水草种植。大半辈子都在从事鲜鱼养殖的王斌率先响应,在政府引导下,通过“水草+大闸蟹”种养方式,成功转型。
“好虾好蟹必须有好水。”王斌介绍,菱角可以吸收水里的氮磷等有机物,吸附水中杂质,还可以防浪,保护别的水草生长。“接下来还会种植穗花狐尾藻、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草等水草,对大通湖进行持续的复绿修复。”
这几年,大通湖大湖和鱼塘全部种上水草,水质得到改善,为大闸蟹和小龙虾养殖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渔民陈新杰就是受益者。2023年,他通过“水草+大闸蟹”种养模式,实现纯利润18万多元。“政府和生态公司送草种、送技术,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陈新杰说。
目前,大通湖水草不仅能满足大通湖自身治理需要,还销往湖北、安徽等地。每亩水草产值8000元左右,平均利润3000元。2023年,该区共种植鲜草70.85万公斤,种子3.16万公斤,挺水植物350376株,水草产值500万元。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3月23日05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益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陈竞主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11次集体学习
- 蒋涤非看望慰问一线环卫工人时强调:关爱环卫工人 共建美丽城市|湖南日报
- 王俊寿在益阳调研商务和民政工作时强调:科技赋能壮大产业集群 用心用情提升服务温度|湖南日报
- 资水天山千里遥 湘疆情深一家亲 熊炜与王志武座谈
- 熊炜: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严防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区县新闻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 桃江探索“稻鸭共生”种养模式,鸭子成了生态循环系统重要一环,亩均节本增收超千元
- 秸秆变废为宝,年产值破千万!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有妙招
便民提醒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 “只要她开心,再累都值了”:一位母亲11年用舞步让植物人女儿重生%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