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一线动态

>

正文
空中“造地”,土中生金——安化经开区探索高效用地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2-09-16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宋姗姗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通讯员 刘佳 王俏 谌创

  “这一层,大家看到的是工人们在给商品打包,包好后就可以寄出。楼下主要用来做仓库,各厂家的产品分类存储……”9月16日,宽敞整洁的多层标准化厂房内,安化县经开区谦益吉公司负责人向懿向前来洽谈业务的商家介绍有关情况。

  谦益吉公司所在的标厂为安化经开区循环经济创新科研基地双创二期项目,该项目用地面积3861.33平方米,建筑面积10019.6平方米,容积率达1.7,为地上5层地下1层的标准厂房。

微信截图_20220916104212.jpg

安化经开区标准化厂房。

  近年来,安化经开区大胆探索“填低洼造地、向空中造地”节约集约用地模式,从项目规划与方案设计,注重高效用地,成为高效用地的示范园区。2020年,安化经开区荣获全省节约集约用地二等奖,2021年,安化经开区节约集约用地经验被纳入相关推荐目录向全国推广。

  统筹规划,浓厚节约集约用地氛围。

  安化经开区根据土地利用变更年度调查和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对拟开发山地、沟谷凹地微地貌进行调查筛选,将坡度、面积等条件适宜发展工业的山地、凹地地块逐块建库。

  同时,将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产业发展需求,引导企业投资项目节约集约用地,从源头上遏制土地粗放利用。

  建章立制,激励未利用地开发活力。

  自2013年以来,《安化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安化县经济开发区鼓励投资工业项目若干规定>的通知》《安化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安化县经济开发区集约节约用地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安化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出台。

  这些文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工业园区及企业在山地、凹地选址,并建设工业企业项目。

  优化方案,积极有效盘活低效用地。

  根据园区地形特征,安化经开区在充分衔接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科学规划分区用地,引导企业“工业上山、下滩”,既尽量少占耕地或不占耕地,又解决了园区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且助力改善了资水生态环境。

  近年来,园区回填沟谷、低洼地等凹地土石方量为357.57万立方米,削高填凹整治造地面积为100万平方米。同时,积极推行弹性年限供地模式,目前园区已弹性出让工业用地14万平方米,通过“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供应方式,以及提供与企业生命周期相匹配的灵活土地出让年限,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提高了企业生产性资本投入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目前园区内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达到2336.73万元/公顷,产出强度达到3534.18万元/公顷,

  建设高层,提高企业土地利用强度。

  安化经开区围绕“向空中要土地,向科技要效益”的发展策略,打破常规,积极推进工业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工程,鼓励企业上楼,引导企业由建设低层钢结构厂房向多层框架厂房转变。其中由园区主导建设的标准厂房,全部按照三层或四层来建设,所有新建多层厂房容积率不低于1.6。

  近年来,已建成三层或四层标准厂房46.69万平方米。中小企业搬进设备便可实现生产经营,吸引174家企业入园租用标准厂房43.3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利用率达92.9%。

  安化万隆实业有限公司是安化黑茶产业中极具竞争力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建筑占地面积55亩,建设项目包括高层行政大楼、多层生产车间、多层仓储中心、多层黑茶文化展示中心和演艺中心等,建筑面积约169695平方米。其中第一栋紧压茶和传统茶生产车间和圆形仓库,打破传统生产性厂房建设方式,实行多层建设。第二栋红茶、绿茶、黑茶生产车间,整合了不同类别的生产项目,以分层分区的方式,多层建筑,合理布局。第三栋深加工产品GMP车间、高层行政大楼、容纳3000人的茶旅文化一体酒店、运动中心,则是集合了该产业集群的所有特点,以高层与多层相结合的方式修建而成。

  (安化经开区办公室供图)


一审:邢玲 二审:杨军 三审:郭云飞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