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发力
湖南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2016年省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5.22亿元,比上年增长两倍●2016年,湖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5万人,105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两个省级贫困县脱贫摘帽
溆浦县祖师殿镇赤溪村易地扶贫搬迁户舒社文一家忙着贴对联,庆祝乔迁新居。(资料照片)周磊 摄
■编者按
2015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冲锋号。湖南的精准扶贫取得了哪些成效?积累了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已经脱贫出列的贫困村,有着怎样的样本意义?正在酣战的武陵山区、罗霄山区,发生了哪些动人的脱贫故事?从今天起,湖南日报开辟“精准扶贫在三湘”专栏,力求用有温度的文字记录我省历史性的扶贫进程,敬请关注。
华声在线4月10日讯(记者 刘勇 柳德新) 就着今天的春雨,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龙先兰在屋前的“花盆”里又栽了几株山花。龙先兰家的“花盆”,是他用两个木桶做成的。他去年养蜂收入3万元,既脱贫又“脱单”,还接通了自来水,再也不要用木桶挑水了,就利用木桶种花,“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了,也要追求环境更美、生活更好”。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湖南全省上下响应脱贫攻坚战冲锋号令,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精准发力。越来越多的龙先兰们得益于精准扶贫,过上了“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好日子。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突出精准校贫,健全贫困对象动态调整机制,将不符合条件的34.14万人剔除出贫困行列,补录贫困人口34.86万人。突出规划引领,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计划,实行挂图作战、按图销号。压实工作责任,省、市、县、乡、村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确保任务到人、责任上肩。全省8000支工作队驻村扶贫,63万名党员干部与187.3万贫困户“结穷亲”,实现驻村帮扶、结对帮扶两个全覆盖。
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建立“1+10+17”为主的脱贫攻坚政策支撑体系(“1”即1个目标指南,“10”即10个方面的保障措施,“17”即17个行业部门的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政策支撑和保障。大幅增加扶贫投入,2016年省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5.22亿元,比上年增长两倍,并新增21亿元债券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51个贫困县全部实施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按照“五个一批”要求,推进“七大行动”: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开展劳务协作脱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加强教育脱贫、实施兜底保障脱贫、开展医疗救助脱贫、探索生态补偿脱贫。其中,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行动就整合投入各类资金100亿元,实施重点产业项目300余个,直接帮扶100万贫困人口发展生产。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手段,形成扶贫小额信贷、“四跟四走”产业扶贫等“湖南模式”。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2016年,湖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5万人,105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武陵源区和洪江区两个省级贫困县(区)脱贫摘帽;51个贫困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贫困地区水、电、路、通信等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