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银城影像

>

正文
危福兴,这家始创于清咸丰四年的笔墨号,有望在明清古巷重装开业!
发布时间:2023-10-16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宋姗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鲁惠娜

“‘危福兴笔墨号’终于有机会重现于世了!”在近日举办的益阳市资阳区大码头历史文化街区“非遗”·老字号招商发布会上,该家族传承人危禄绵有些激动地说。

危禄绵作为“非遗”传承人代表发言。

兴盛一时,顾客慕名争相求购

“危福兴笔墨号”始创于1854年,已传五代,旧时坐落在资阳区大码头。兴盛时,一度发展为规模60多人的作坊,年产墨锭10万条、毛笔30万支,深受当地书法爱好者的欢迎。

危家的笔,从二代开始,就做成三层锋,用透一层,可拿店里免费维修,整出第二层锋又继续使用,一支笔一修再修,可用十几年。久而久之,积累了许多回头客。

“危福兴”毛笔。

益阳籍文化名人周谷城就曾用过“危福兴”的笔。在中央任要职后,他有一次专程嘱托朋友,回益阳时不忘买几支“危福兴”的毛笔。“听闻其来意,父亲表现得有些激动,他走进内室,在一个隐秘角落,拿出用旧报纸包了若干层的2支狼毫笔,给了那位同志。”这一幕正好被年少的危禄绵看在眼里。“大名人都来买笔,我印象很深,也觉得自豪。”

举步维艰,“非遗”传承难以为继

上世纪60年代,“危福兴”因经营不善等多种原因走向没落。一想到祖辈传承百多年的技艺将中断,危禄绵父亲心痛至极,身体每况愈下。

1993年,父亲将危禄绵叫到床边,颤颤巍巍地将一封委托书交给他,哽咽地说到:“我老啦,没能力了。但‘危福兴’是咱危家的根,不能在我们这辈断了。你一定要传下去呀!”不久,父亲便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父亲写给危禄绵的委托书。

多年过去,父亲的话仍在耳畔回响。这些年,危禄绵制笔墨、摆摊、开店、上毛笔制作体验课等,赚取微薄的收入……“这种技艺传承很艰辛,但再苦再难,我也要坚守心中的信念。”

“危福兴笔墨号”门店。

再续前缘,百年老字号有后盾

质量是产品生命线。多年来,危禄绵沉心钻研,从选料到制成成品,力求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回头客也多了起来。“希望有朝一日‘危福兴’笔墨能成为本土书法爱好者的首选,成为益阳的文化名片之一。”笔墨制作是技法,更是文化的传承。2021年,“危福兴笔墨号”入选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授牌。

今年9月,益阳明清古巷项目启动招商,对“非遗”、老字号商户给予租金返还、生活补贴等扶持。经实地察看,其选中的店铺离旧址仅80米远。冥冥之中,百年老字号有望在资阳大码头重装开业,他毫不犹豫签了入驻意向协议。

明清古巷兴建于明代。自启动修复工作以来,益阳市计划将其打造成“老益阳的底片、新益阳的形象”。项目开街后,“非遗”商户将因政府“兜底”,有了优质成长之所;古巷也将因其入驻,愈富文化内涵。“政府支持让我更有底气和信心,期待明清古巷早日开街。”危禄绵对未来充满期待。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