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益阳频道11月2日讯(通讯员 熊立波 李益君)在近日结束的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上,“沅江芦菇”荣登本届参展金奖产品榜,并在短短的5天展期内,实现现场产品销售20多万元,签订意向性销售合同12个,合同金额1000多万元。
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沅江芦笋芦菇展位实景。
沅江市地处洞庭湖腹地,有芦苇面积约45万亩,年产芦苇35万吨左右。曾经的芦苇造纸业,一度使沅江市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湖南十强县做出了重大贡献。2018年12月起沅江市造纸企业全面退出造纸产能,沅江市不仅失去了一大支柱产业,几十万亩芦苇因供需链断裂导致大面积弃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成了沅江市委、市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春夏之交南洞庭湿地的芦苇荡。
勤劳智慧的沅江人民就地取材,用发酵后的芦苇做基质来培育芦菇。在本地政府大力支持和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方合力下,除了从芦苇荡里成功驯化了野生胶状鳞伞菇之外,还引进了春生田头菇、大球盖菇、赤松茸等常规食用菌品种。
沅江地域得天独厚的温、光、水、气候及土壤条件,使得沅江芦菇品质在食用菌中属上乘。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检测:沅江芦菇中的胶状鳞伞菇蛋白质含量是香菇的2.7倍,含有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分别是香菇的1.3倍和2.5倍。
工厂化生产芦菇大棚内的“沅江芦菇”及加工产品。
发展沅江芦菇产业,是沅江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绿色发展新理念、加快芦苇产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乡村振兴、实施“二次创业”的实际行动。
2020年,沅江市编制了《沅江市芦苇食用菌发展规划》,明确了芦菇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方式、方法。截至2022年底,全市芦菇生产和销售企业8家,芦菇种植合作社7家,芦菇种植面积500多亩,已建成7个较大型芦菇栽培基地,芦菇产量达2000多吨,消耗芦苇约1万吨,实现综合产值约6亿元。
今年新推广芦菇种植面积近1000亩,通过工厂化生产、大棚生产和农村空闲房种植芦菇,实现年产量约3000吨,实现综合产值约8亿元,初步打响了“沅江芦菇”的品牌知名度。
用芦苇做基质培育的“沅江芦菇”常规品种。
沅江芦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沅江基地作为平台,成立了沅江芦菇产业发展研究院,不断改善芦苇基质配方、芦菇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持续提高、芦菇产品精深加工继续推进,沅江芦菇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渐凸显。(沅江市两芦办供图)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熊炜调研省运会场馆建设工作
- 益阳市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十大专项行动真金白银提振消费
- 陈竞:以归零心态奋进姿态 持续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 益阳市政协七届二十五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 陈竞: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益阳提供坚强保障
- 熊炜:科学编制规划 系统谋划益阳未来发展
区县新闻
- 安化羊角塘镇早稻亩产突破450公斤,农业机械化率达95%
- 大通湖区:“人巡+技巡”守护耕地,连续四年实现耕地保护面积净增加
- 赫山区建有80多个粮食烘干厂 日均可烘稻谷6000吨|湖南日报
- 沅江:“虫情天眼+田间侦察兵”织牢40.8万亩稻田防控网
- 爆单了!赫山“伢子”小玉米销售火爆,今年总产量预计15万公斤
- 谁说洞庭湖区只种稻?大通湖区北洲子镇3960亩农田翻麦浪!
便民提醒
- 赫山区:种稂大户早稻获丰产%
- 开展宣传、组织巡查、变废为宝,桃江桃花江镇多举措守护蓝天碧水%
- 自己人带自己人!“小老师”“孩子王”带娃学习玩耍,洞马村村委会院子暑期真热闹!%
- 大通湖向东村百亩葡萄压弯枝头,周末速来采摘“甜蜜”%
- 大通湖区金盆镇这条机耕道的“毕业考”,村民“考官”给了高分:“一村一年三件事” 办进了心坎里%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这一家庭农场的黄桃熟了%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