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陈妮 高洁
8月6日,记者在益阳籍抗美援朝老兵曾伏生家见到了他的“百宝箱”——里面除了他爱读的革命历史书籍外,还有一个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一周年搪瓷杯、一张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大灶饭票。
他说,在那艰难的时刻,他和战友们都是靠着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信仰,才坚持下来。“有生之年,想再去一次朝鲜,看看战斗过的地方。”
不顾父母反对,15岁时毅然报名参加抗美援朝
1950年8月,年仅15岁的曾伏生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参军入伍,入编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41师山炮营,随部队到达辽宁丹东。休整几日后,在一个深夜,曾伏生和战友踏上了朝鲜战场。
“由于铁路公路被炸毁,我们只能通过浮桥跨过鸭绿江。”曾伏生回忆,当时背着一支三八式步枪、100发子弹、4个手榴弹、2个手雷以及干粮跑了近两个小时,背包都汗湿了。
1951年8月,曾伏生作为通信员首次上前线,在朝鲜天德山和敌军交战1个月。这场战斗歼敌数千,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当时我负了伤,只能退回后方休养。”曾伏生左下肢主动脉被敌军炮弹炸断,在沈阳治愈后,又重返朝鲜。
喜遇湖南老乡,与“一级爱民模范”罗盛教情同兄弟
曾伏生说起战场上最难忘的人,非罗盛教不可。
罗盛教是新化人,生前系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1952年,他因勇救朝鲜落水少年而牺牲,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爱民模范”荣誉称号。朝鲜追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为罗盛教烈士纪念碑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曾伏生和罗盛教在战场上结识后,意气相投,经常在一起。曾伏生经常把舍不得抽的烟丝留给罗盛教,罗盛教则将罐头、牛肉干存给曾伏生。罗盛教口才好,经常给曾伏生讲战斗的故事;罗盛教文笔更棒,为曾伏生代写了不少家书。
“罗盛教烈士安葬的那天,上千名朝鲜群众自发来送行。”曾伏生请了假,目送着昔日情同兄弟的战友安息在战斗过的地方。
历史总是让人铭记。只要有机会,曾伏生就会和人讲一讲罗盛教的故事,表达自己心中那份思念与崇敬。
(原载《湖南日报》2023年8月8日04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 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翻身仗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
- 熊炜调研省运会场馆建设工作
- 益阳市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十大专项行动真金白银提振消费
- 陈竞:以归零心态奋进姿态 持续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 益阳市政协七届二十五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区县新闻
- 一枚蛋孵出十亿元产业集群,看赫山区蛋鸭产业如何加速崛起
- 安化打响治蝗攻坚战,守护104万亩竹林
- 安化羊角塘镇早稻亩产突破450公斤,农业机械化率达95%
- 大通湖区:“人巡+技巡”守护耕地,连续四年实现耕地保护面积净增加
- 赫山区建有80多个粮食烘干厂 日均可烘稻谷6000吨|湖南日报
- 沅江:“虫情天眼+田间侦察兵”织牢40.8万亩稻田防控网
便民提醒
- 竹影里的异乡人:当桃江村民送来茄子辣椒之后……%
- 大通湖区金盆镇:屠宰场关闭,猪肉市场照样稳%
- 非遗茶香润童心,洞马村暑期课堂点燃文化传承之火%
- 赫山区:种稂大户早稻获丰产%
- 开展宣传、组织巡查、变废为宝,桃江桃花江镇多举措守护蓝天碧水%
- 自己人带自己人!“小老师”“孩子王”带娃学习玩耍,洞马村村委会院子暑期真热闹!%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