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7月14日02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晗
“驻村期满,有很多不舍。有那绵延的青山、潺潺的溪水,还有可爱的乡亲们……”6月底,结束驻村工作的省委宣传部驻沙田溪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吴良琴在驻村手记里写道。
回顾两年来的驻村经历,最让他感到欣慰的,要数今年刚刚投产的竹产业基地和一张越擦越亮的书法“金名片”。
用竹子“撑起”村民钱袋
7月初,安化县龙塘镇沙田溪村竹产业基地的生产线上,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机器轰鸣间,一根根粗壮的竹子,被机械设备“吞”进去后,加工成竹吸管、竹筷,而竹废料则加工成竹炭。
“要放两年前,想都不敢想。”在沙田溪村村民黄国云看来,如今在这里务工每月有三四千元钱的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小孩,很值了。
沙田溪村有竹林面积3万亩,年产成竹达200万根以上。然而多年来,村民们靠卖竹子笋子并没产生多少收益。
“竹子运不下山,只能烂在山里。”村民一句吐槽的话,吴良琴记在了心里。在“以竹代塑”的大趋势下,他把招商引资的目光瞄向了浙江。几经周折,帮助沙田溪村从浙江安吉县引进了竹加工企业。
起初,村民们有不少顾虑,担心土地租赁后生活没保障,担心环境污染。驻村工作队通过党员会、组长会,统一思想集中攻关。2023年11月,忙碌了一天的村干部和20多位村民围坐在一起,摆问题、提意见、出点子、定方案。“一个晚上的‘屋场会’,就让厂房用地得到解决。”村干部黄朝华记忆犹新。
“沙田溪村创造了项目建设投产的‘安化速度’。”吴良琴介绍,从2023年底开始办理各种手续,2024年4月开建,再到今年4月投产,离不开后盾单位和县里大力支持,离不开干部群众日夜奋战。由此,他更是深切感受到了乡亲们对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今年4月28日,沙田溪村竹产业基地正式投产,目前已有4家竹企入驻,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益近60万元,带动周边300多人就业。
用书法丰富村民生活
从平洞高速龙塘东收费站驶出,迎面而来的便是沙田溪村的“新地标”——黄自元乡村博物馆。
沙田溪村是清末著名书法家、“字圣”黄自元故里。如今,“字圣”故里散发的缕缕墨香,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在村里老人们印象中,虽说沙田溪久负“字圣”故里盛名,但以前村里会书法的村民并不多。要说变化大,还得是驻村工作队来的这几年。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从宣传文化战线出来的干部,吴良琴对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进驻以后,他一边带着工作队了解黄自元在本地的故事、搜集相关史料,一边联系书法名家和有关部门提供帮助。
结合沙田溪村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以弘扬黄自元书法文化为抓手,建书法研究中心、创作采风基地,打造黄自元书法艺术陈列馆,从马栏山引进文创企业进行书法动漫研学开发,邀请省市县书协专家来村讲课辅导,村里老人、小孩学习书法的兴趣空前高涨,游客慕名而来的也多了起来。
曾经的沙田溪村,村民文化生活单调,村级文化基础设施薄弱。驻村工作队来了后,不仅完善了村里的文化基础设施,更激活了村民的文化自信。
如今,老人们将村史小故事汇集成册,化身文化讲解员;孩子们学习悬腕书写,传承“字圣”笔墨;村民将黄自元生平故事绘在墙上,将其治家格言整理成村规民约,自信自豪地向来往的游人推介……沙田溪村的文化故事,正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 熊炜主持召开2025年三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党政联席会议
- 熊炜督导检查国庆假期前安全生产工作
- 做大做优特色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 2025年“益阳企业家日”“银城会客厅”政企座谈会召开 熊炜讲话 刘泽友胡立安出席
- 熊炜:全力以赴把零基预算改革抓实抓好、推向深入
区县新闻
- 五连冠!南县稻虾米再夺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品牌价值329亿元领跑南方大米
- 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多途径协同发力,大通湖区金盆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
- 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大通湖区芸洲子村产业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 又添一张“金名片”,安化腊肉获评知名商标品牌
- 桃江举办“村K” 大赛决赛,24名民间歌手亮嗓
- 安化农家书屋让学生乐享“书香假期”|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益阳:晚稻长势喜人%
- 桃江县高桥镇168次全民清扫,人居环境“美颜”进度条到哪了?%
- 赫山区谢林港镇滨河农民集中安置房拔地而起%
- 放学路上遇火灾,安化2名小学生教科书式应对%
- 既讲政策又分析产业发展,沅江阳雀洪村第一书记上党课干货满满%
- 一键启机,千亩良田“喝上”及时水!赫山区八字哨镇电力改造获赞%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