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市县传真

>

正文
桃江县:乡村旅游敲开“致富门”
发布时间:2017-04-13  来源:  编辑:王小燕  

记映山红大观园产业扶贫


近年来,桃江产业扶贫结合县域特色,深挖乡村旅游资源,在种植、养殖特色农产品的基础上融入体验式旅游项目,为有特色的村庄量身制定规划方案,串点成线、穿线成片,打造出了集自助采摘、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旅游扶贫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今天天气好,去金凤山村赏映山红吧,顺便吃当地有名的酸枣皮”,“亲,听说闽益农业蔬菜园的富硒圣女果熟了,我们去边摘边吃吧”,“亲,想不想吃台湾的红心火龙果,我可以带你去峡山口村采摘哦”……,从桃江人们和外来游客们口中透着喜悦说出来的这个地方,就在距桃江县城约二十公里的牛田镇。牛田镇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令人嘱目的永世佳映山红旅游开发基地,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金凤山农耕文化走廊,更有杉树仑闽益农业的千亩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基地。阳春三月,以贫困户小额信贷入股而建设的“金凤山映山红大观园”旅游产业扶贫示范点,正是人们赏花品花的好去处。

牛田镇金凤山村的金凤山映山红大观园(包括七园一池、一谷一场)于2015年10月,由桃江县永世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初建,占地面积约1500亩。2016年以来,在产业扶贫的大合唱中,牛田镇党委、政府借助产业扶贫东风,突出典型引路,整合镇域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和小额信贷资金,多措并举把产业扶贫政策用活,唱响了乡村旅游扶贫之歌,激化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在企业产生效益的同时,更主要的是真正实现贫困农户的就业、入股分红和脱贫


大力开展扶贫宣传

每天定时利用村级广播滚动播放精准扶贫政策,下发口袋书、明白卡等宣传资料,对精准扶贫工作作全方位的宣传,在村组农户中形成一个全民扶贫的良好氛围。

不断完善组织机构

县乡两级明确专人驻扎到村组和贫困户中,指导贫困户和示范点如何发展旅游产业,镇村两级设有精准扶贫工作专门的办公场地。

充分发挥部门协作

建立了“部门协作、县乡联动、多方参与”的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凝聚宣传、农业、文体广新、扶贫等部门力量,齐抓共推旅游扶贫工作。

实行资金委托管理

按照“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工作要求,通过“合作社+贫困户+基地+技术部门”的生产经营模式,与贫困户制订年度分红计划,保障贫困对象的利益和扶贫资金安全。组织符合条件的29户贫困户84名贫困人口将小额信贷资金以股本形式入股“金凤山映山红大观园”,每户信贷资金为3万元,共计87万元,信贷年限为3年,每户贫困户可从“金凤山映山红大观园”分红利7200元。

优先自主参与就业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优先到“金凤山映山红大观园”就业,现已签订就业劳动合同的有24名老弱贫困人员,并且基地还为就业人员统一购买了劳动意外保险,每个贫困户因岗位不同,每月可增加收入1500—2000元。

推行农旅产业融合

鼓励“金凤山映山红大观园”附近的贫困户就近自建农家乐,成为旅游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增加贫困户的餐饮和本地特色食品收入,现已建成10家,延伸贫困户的收入渠道,每年每户可获净收入5-8万元。


牛田镇以“金凤山映山红大观园”产业扶贫示范点这个平台成功做到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无缝贴合,一篇篇以“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为素材的文稿相继被省、市各级媒体刊发,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今年2月-4月上旬,“金凤山映山红大观园”接待游客量已近3万人次,“桃江县首届映山红节”也将在4月中旬在“金凤山映山红大观园”盛大开幕,预计全年游客量将超过10万人次。

“金凤山映山红大观园”产业扶贫示范点在收益脱贫成效的同时,带动邻近贫困村小桃村也走上旅游产业扶贫之路,成立了小桃村黄桃专业合作社,已种植300亩黄桃、50亩奈李,1.2万株桃李果苗已全部栽种完毕,入社贫困户达46户150人,入社贫困人员除优先安排就业外,还可以按2000元/人的标准享受最低8%的分红。牛田镇“以点带面、全镇开花”的产业扶贫格局已基本形成,将不断促推该镇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桃江县扶贫办供稿夏海燕     夏亚军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