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3月25日07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李微 李成刚
3月的湖南,气温如同过山车,“一秒入夏,一秒又入冬”,这对早稻育秧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益阳市赫山区江南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智慧育秧工厂。
然而,益阳市赫山区江南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智慧育秧工厂的早稻秧苗,存活率高达98%。3月24日,记者来到育秧工厂一探究竟。
整个育秧工厂,就像一个巨型玻璃罩子,里面设置了智能化播种生产线、催芽密室、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育秧工厂5G物联网总控中心等。
浸泡了两天的早稻种子,被工人送上智能化播种生产线。
在浸种池浸泡了两天的早稻种子,被工人送上智能化播种生产线。摆盘、撒土、浇水、撒种、盖土、出盘,一个个秧盘“坐轨道”“钻山洞”,不到20秒,一批秧盘便完成播种,在机器臂的操纵下码放整齐,随即被送入密室催芽。“流水播种作业,每小时可以出2000盘。”该公司负责人薛永强介绍。
完成播种的秧盘被送入密室催芽。
随着催芽密室的门被打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这里有什么高科技?”记者问。
“可以确保温度和湿度保持在稳定水平,两天1批次可催芽3万公斤,满足4000亩大田的栽种,相比传统秧田催芽节省一半时间,里面的紫外线灯可以杀菌,避免烂芽。”薛永强说。整个早稻生产期间,4个密室可以催15批次,服务6万亩大田。
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
经过精心催芽后,秧盘上长出嫩芽,便“腾笼换鸟”移至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进一步育秧。
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近10米高,如同一个立体停车场,每个秧盘可以循环调整自己的位置,10排育秧苗床摆放了30015个秧盘。育秧苗床上科技感满满:自动喷淋装置、补光灯、温度湿度监控装置、摄像头等。“温度过高时,排气扇打开,顶上的天幕拉上;光照不足时,补光灯模拟光合作用;秧苗干燥出现卷叶,喷淋装置自动喷淋。”薛永强介绍,10排育秧苗床都连接了育秧工厂5G物联网总控中心,通过总控中心可实时监控秧苗生长情况,还可以手机操控各项设备。
自动喷淋。
秧苗待到16至18天时,便可栽种。“在这里,一粒种子变为一棵秧苗,最快只需20天,相比传统育秧节省7至10天时间,存活率高出近20个百分点。”薛永强说。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 熊炜主持召开2025年三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党政联席会议
- 熊炜督导检查国庆假期前安全生产工作
- 做大做优特色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 2025年“益阳企业家日”“银城会客厅”政企座谈会召开 熊炜讲话 刘泽友胡立安出席
- 熊炜:全力以赴把零基预算改革抓实抓好、推向深入
区县新闻
- 五连冠!南县稻虾米再夺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品牌价值329亿元领跑南方大米
- 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多途径协同发力,大通湖区金盆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
- 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大通湖区芸洲子村产业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 又添一张“金名片”,安化腊肉获评知名商标品牌
- 桃江举办“村K” 大赛决赛,24名民间歌手亮嗓
- 安化农家书屋让学生乐享“书香假期”|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益阳:晚稻长势喜人%
- 桃江县高桥镇168次全民清扫,人居环境“美颜”进度条到哪了?%
- 赫山区谢林港镇滨河农民集中安置房拔地而起%
- 放学路上遇火灾,安化2名小学生教科书式应对%
- 既讲政策又分析产业发展,沅江阳雀洪村第一书记上党课干货满满%
- 一键启机,千亩良田“喝上”及时水!赫山区八字哨镇电力改造获赞%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