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市县传真

>

正文
身残志坚彭南云:把穷山沟变“聚宝盆”
发布时间:2018-10-02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李冰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10月2日讯(通讯员 陈倩 记者 龚柏威)10月2日,桃江县鸬鹚渡张北江村。彭南云正在给合作社里喂养兔子。10年前,他率领全家借钱修山路,被人称为当代“愚公”,不幸遭遇车祸;10年后,他白手起家发展养殖业,把穷山沟变“聚宝盆”,带领全村创业;困难面前,53岁的贫困户彭南云没有等靠要,凭着一股不怕输的韧劲,他组建了鸬鹚渡镇张北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要靠这“张北山”绿色生态产品卖出一条致富路。

彭南云家住鸬鹚渡镇蒋家冲村,距离县城约45公里,海拔445米,山高路险,竹茂林丰,南与安化县大福接壤。10年前,全村人出入都靠一条30厘米宽的山路,彭南云不甘心被一条山路限制出路,2007年,他自筹资金,徒手修山路,2010年在联系修路事宜途中遭遇车祸,眼睛落下四级残疾,语言功能、行动能力受损,欠下18万债务。

可彭南云没有被苦难压垮,2016年9月,彭南云参加县残联组织的电子商务培训班,他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创业者,萌发了创业的想法。脱贫不能等靠要,他申请小额贷款发展养殖业。2017年,他发动村上农户组建了鸬鹚渡镇张北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主打“张北山”绿色生态产品。

“20头牛、15只兔子、鸡鸭鹅我都养,还特地从宁乡买了15头花猪。”彭南云能吃苦又肯干,他凭着一双勤劳的手把荒山变成了养殖基地。

“在人们印象中,猪贪吃、嗜睡、反应迟钝。但我这儿的猪个个能轻轻松松跑上10多米高的陡坡。”彭南云告诉记者,他养的猪之所以动作敏捷,跟散养、放养方式密不可分。每天上午八九点,彭南云两口子就会把猪赶出猪栏,让它们在山林中吃野草、自由跑动。中午,彭南云对着大山一声吆喝,猪就会跑回来吃猪草粥。到傍晚时分,猪又会自觉回到圈里,非常有规律。经过长年累月的锻炼,这批放养的猪身上的肥膘不见了,身上全是腱子肉,长时间风吹日晒,它们的皮质也变得厚实。

彭南云介绍,这些猪活动量大,生长周期要10个月到一年,预计销售价格在68元到76元每公斤,每头猪大概在75公斤到100公斤左右,按照市场价格每头猪能卖到3000元左右。“不用出门打工,方便照顾家里老人,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彭南云信心满满。

靠山吃“山”,彭南云还将荒山开辟出来,种上了20亩茶叶、8亩水稻、4亩中草药。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成员增加到26户,社员们纷纷开展种养殖业,穷山沟通过网上销售,联通山外的世界,变成了聚宝盆。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