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县传真
  • “三五”工作法落实落细精准扶贫
“三五”工作法落实落细精准扶贫
2016-11-17 16:39:22 来源: 编辑:赵靓

  华声在线益阳分站11月17日讯 (通讯员 李建锋 刘熠) 益阳军分区驻赫山区岳家桥镇洗澡坪村帮扶工作队自工作开展以来,紧紧围绕“扶谁、谁扶、怎么扶以及扶得怎么样”的问题,总结出了精准识贫五步法、精准扶贫五措施、精准脱贫五原则的“三五”工作法。

  一、精准识贫“五步法”。第一步,本人申请,村民本人向村民小组提交申请,填写家庭信息及致贫原因;第二步,小组推荐,由村民小组对申请人进行初审,将符合条件的对象推荐给村委;第三步,入户调查,由扶贫工作队、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村干部组成调查小组,采取“三看三问”(看住房、看厨房、看衣衫,问有无收入来源、问有无读书郎、问身体是否健康)的识别法,对调查对象进行逐户核查,拟定贫困户候选人;第四步,民主评议,依据“四位一体”程序,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初定名单进行民主评议,并上榜公示;第五步,政府审定,由扶贫办对贫困户名单进行审定,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对象进行剔除,确定最终贫困对象。

 二、精准扶贫“五措施”。一是思想帮扶。注重发挥村团支部、妇代会、五老会等组织功能作用,采取送戏下乡、张贴公示、入户宣传等形式宣传扶贫政策,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实践。《中国国防报》、《湖南日报》、《益阳日报》以及益阳电视台等传媒相继报道了其主要做法。二是产业帮扶。以扶贫资金投入、小额信贷入股、个人土地流转等方式,吸收部分贫困户为合作社社员,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合作社务工,获得劳务收入。另外,利用集中安置房屋顶建设光伏电站,对村级和贫困户采取光伏扶贫,增强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入。三是基础帮扶。村组公路硬化、农村安全饮水、河坝、山塘清淤改造,电力农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正在按照规划设计有序推进。先后完成村级公路硬化3公里,拓宽加固公路1.2公里,绿化亮化公路5.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12盏,增容扩建硬化山塘4口,清淤排灌渠道2公里,目前正在对河坝、水田进行标准化建设。四是就业帮扶。建立贫困对象信息台账,根据个人特长及意向,组织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帮扶指导。交通银行益阳分行充分发资源优势,适时安排贫困家庭子女就业。目前,有13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就业。五是创业帮扶。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争取相关部门从资金、项目、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定期邀请企业、学校专家进村传授种养殖技术,着力提升贫困户自主创业的技能。目前,有10户贫困户自主创业或纳入合作社。

  三、精准脱贫“五原则”。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基础设施规划和产业规划,充分考虑困难群众脱贫和村级脱贫规划。确保农宅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岳家桥镇总体规划充分衔接。强化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划项目落地见效。二是确保脱贫致富。精准脱贫是政治要求,更是硬指标。我们在对所有贫困家庭实行动态管理的同时,着重加大对69户贫困户的重点帮扶,在实行“一户一策”、“一对一帮扶”、“多对一帮扶”的同时,采取“贫困户+保险”,实行保险扶贫,帮助贫困户办理参保手续和理赔事宜,切实防范和化解脱贫攻坚过程中的风险,确保脱贫不返贫。三是坚持科学的动态管理。对贫困户的动态管理,采取卡片式一览表,“一户一策”,一户一本台账,由结对帮扶责任人每月对贫困户情况进行登门了解,掌握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和脱贫进展情况。四是确保如期实现贫困村摘帽目标。军分区联合5个后盾单位和市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委、国土资源局、交通局、水务局、商务局、住建局、民政局以及团市委、青少年基金会、妇联等单位整合项目、资金、资源,突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民生所需,切实形成合力、压实责任,确保全员竭力帮扶,确保目标实现。五是持续帮扶持续发展。采取“扶贫经费留一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成一点、社会资源化缘一点”的方式,建立村“扶贫助困助学基金”,由老党员、老村干部、致富能人、群众代表等负责管理,并制定公开透明的发放细则,对返贫户和新增贫困户进行扶助,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接力开展,为村里留下一支永不撤退的扶贫工作队,确保扶贫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