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益阳分站9月22日讯 (通讯员 卜婵) 9月21日,赫山区委书记邓正安带领区委办、区农业局、国土分局等单位帮扶工作队赴衡龙桥镇黄土坑村开展精准扶贫,带头落实全区精准扶贫推进会部署的工作任务。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杨永忠陪同。
黄土坑村由原黄土坑村和沛林村合并而成,总面积10.5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5300亩,旱地面积5800亩,林地面积2900亩。辖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20户、6020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2户、711人,其中2014年、2015年已脱贫33户、186人,未脱贫149户、525人。该村在区委换届后调整为邓正安书记的帮扶村。
邓正安首先来到结对帮扶对象石家塘组周贱平家,与他促膝而谈,详细询问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现状及困难。74岁的周爷爷向书记讲述了他家的不幸,老伴年老体弱,42岁的儿子周铁军智障需要照顾,媳妇十年前去世,留下12岁的孙子,刚上初中,全家靠夫妻的养老金、儿子的低保金及种田、种菜、打柴维持生计。邓正安又到房前屋后、厨房卧室、鸡舍猪栏四处察看,简单的农房干净整洁,房前堆满了干柴,养了鸡喂了猪,一看就知道是个勤劳的农家,是典型的因病因残缺乏劳动力致贫的户子,只能采取兜底保障和救济求助的帮扶措施。邓正安鼓励周爷爷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一定能实现脱贫。他嘱咐随行的镇村干部将其全家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范围,加大教育帮扶和其他救助力度。
随后,邓正安到村部仔细查看了村级挂图作战和精准扶贫档案管理资料,翻阅了区农业局派驻的“第一书记”明正喜的工作日记,对前段镇村和帮扶工作队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给予了肯定。座谈会上,邓正安多方了解该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实情和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帮扶工作等具体情况,并与镇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共同谋划适合村情户情的脱贫路子。在听取村党支部书记徐学良的情况介绍后,邓正安帮助村支两委理顺了产业扶扶贫思路,指导村上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水稻种植的主导产业,依托现有规模发展花苗木产业,利用村集体水面和山林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休闲农业,盘活闲置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等,力争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
邓正安对帮扶村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由区、镇、村三级书记一起抓精准扶贫,采取得力的措施和精准的帮扶,取得脱贫攻坚的彻底胜利。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一要制定详细的产业扶贫规划,突出村级特色,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致富脱贫。二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迅速拿出村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实施计划,交相关部门落实。三要将“两不愁、三保障”作为工作重点。重点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四要形成工作合力。由区扶贫办牵头,充分依靠相关部门和帮扶工作队的力量,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作用,督促各项工作落实。五要打造示范点。要通过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在工作思路、扶贫举措和脱贫实效上突出特色,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总结好的经验,为全区精准扶贫工作起好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