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化水平,沅江市民政局以四项举措确保精准救助,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以“阳光行动”为载体,稳步推进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工作。5月份以来,全市开展社会救助“阳光行动”,各镇(场、街道)按照时间节点、程序要求、实施步骤扎实稳步地推进。截至目前,大部分镇、场、街道均已按时间进行了第一轮张榜公示,将进行入户复查阶段,并按缩面提标要求予以贯彻落实。全市35673名城乡低保对象将至少核减10%。清理后,城市低保月人平标准将由275元提高到290元,农村低保月人平标准由125元提高到135元。
以“精准供养”为目标,确保特困供养水平上档次。7月份,该局组织调查组,对全市5299名分散供养对象进行了核查清理,共清理出380人,其中死亡264人,不符合条件116人。今年上半年死亡99人,全市新申报五保对象505人,依据相关条件严格审核审定,确定新增对象246人,全市退增两抵减少134人。今年实际发放人数降至5165人。上半年人平1600元分散供养资金,市财政正在发放之中。与此同时,8月初对全市五保之家入住人员进行了清理登记,“吃空饷”现象得以有效遏制。
以规范程序为抓手,完善了特困医疗救助管理工作。针对特困医疗救助资金有限,个别定点医疗机构与敬老院在五保对象住院,医疗管理不到位,导致小病大治等现象,根据实情,明确了救助制度,统一了救助标准,规范了操作程序,严格了责任追究制,村、社区、养老机构负责人、民政办主任联动管理力度得以加强。
以打造工作亮点为突破口,在救助服务上实现新作为。在低保动态管理上,南大膳镇民政办积极推进以村作示范,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精准救助动态管理、缩面提标的新方法,并在各镇场推广,效果明显。在敬老院管理创新上,新湾镇、南大膳镇大力发展院内庭院经济,胭脂湖街道荷花敬老院实施民主推荐产生院内互帮互助组、治安组、生产组、生活组,使院内秩序井然,面貌焕然一新。在敬老院居住条件改善和发展上,琼湖街道五岛敬老院、草尾镇上码头敬老院、共华镇敬老院三个民生实事项目正在新建中。
作者:刘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