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28日讯(通讯员 刘鹏 蔡敏)5点起床,5点半走1公里的田间小路去山下放牛,7点动身去工地,下午6点到家做饭、洗衣、种菜。这是桃江县鲊埠回族乡大水田村村民熊国生每天的日程安排。
熊国生是大水田村典型的贫困户。40多年前的一次火灾使他落下残疾,13年前妻子离家出走。他患有冠心病、支气管炎等慢性病,每天需要吃药缓解症状。一双儿女,一个读职高,一个读初中,每年花费2万多元,再加上其他生活开支,这种种开销都是他打临工所得的那点微薄收入。2014年,熊国生一家被确定为贫困户。
熊国生全家享受了低保和医疗救助帮扶,他本人每月还有残疾补助,儿子每学期有教育扶贫补助,女儿享受了每学期雨露计划。政策真的好,熊国生却不安分,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脱贫。他在打零工之余,种了3亩多地,还种了些蔬菜。鲊埠黄牛肉是当地特色,他也想养几头,但苦于没有本钱,一直没有实现。
扶贫工作队知道他的想法后,主动来协调联系,帮他申请5万元小额贷款,购买了3头牛。经过他精心饲养,目前长得非常好,今年年底会下两头牛崽,到明年6月份卖出去,可以赚14000元。“无论如何明年我家要脱贫。”熊国生满有信心地说道。“老是靠政府救济不行,脱贫关键是靠自己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