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娱乐天地

>

正文
《港囧》一部努力搞笑的八点档家庭剧
发布时间:2015-10-02  来源:  编辑:张琳  

《港囧》就是一部努力搞笑的八点档家庭剧

《港囧》

(文/萝贝贝)

看完《港囧》,我有一种评价上的痛苦。

我知道它作为“中国市场需要的商业片”,如此健全,要哪儿有哪儿,规整得像一道算术题:要努力搞笑;要有主流情感——先有危机,再解决,结局一定要是合家欢的;要有密集的情节让观众觉得不虚此行“没有尿点”;要有集体回忆杀。

这种敬业让我在第一时间里告诉朋友,这电影是会商业成功的;而它是一部中国市场需要的商业电影,完成任务√。

但我又对这部电影有很多不舒服的地方。

我花了很久来想,我是否要一一详述《港囧》给我带来的不适,这是否是在缘木求鱼。终于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我也爱看美国的合家欢电影,它们商业成功、流俗,但并不会让观者别扭。

赵薇 和徐峥 在经过了一场“为了生育的做爱”后双双各怀心事出门的时候,我本来对电影抱有了一种期待:太好了,老夫老妻分头密谋出轨,这中年危机的格局就超越了国产故事。

事实证明是我想太多了。在中国,中年危机故事几乎都是男人的,他们事业有成内心空虚,总想找点什么唤回曾经的激情。而女人在同样枯燥的生活中并不会走上“革命之路”,反而像《贤妻》这种电视剧里一样尽善尽美,用最大的诚意对待男人,男人密谋的是出轨,女人密谋的只会是给男人意外惊喜。

中年危机在《港囧》这里变得空洞而符号化起来:曾经想当画家,曾经有个女神,都想一一找回来。于是他越过艰难险阻终于扑倒了女神,女神非但不觉得他好笑还任由摆布——这是女神的人设吗?

我反而觉得《金婚》里那一幕更真实:张国立 扮演的佟志和沈傲君扮演的李天骄年轻的时候有一段“廊桥遗梦”,但被男人的原配阻击。佟志心心念念于这一段禁忌情感带来的回忆,“想起来心里就潮潮的”。李天骄赶上改革开放大潮事业有成衣锦还乡,佟志准备了许久见她叙旧,但是李天骄的商业电话实在太多了,接不过来,一会儿是普通话,一会儿是粤语,她没心思多看当年情郎就又奔赴下一爿大事业。佟志这才恍然大悟,女人展翅高飞是这样的。

生活中如果有一对前任,一方已经成了知名艺术家,一方早就扔了画板做内衣,精神状态天差地别,精神自由者怎会陪着精神局促者胡闹?

再说这男人的梦想。生活是自己选择的,自己投奔了人间烟火发家挣钱,再回头怪提供给你致富条件的人,中年危机起来,逻辑还真是任性;而他坚持认为自己应该是个艺术家,女神说一句“你画得很烂”,画家梦就灰飞烟灭——简直让人想汪峰 附体问一句:“你真的有梦想吗?”

男主角对糟糠妻的情感复苏分为下列几个步骤:1.想要亲女神,惊觉自己亲不下去满脑子都是老婆;2.听女神说自己老婆当年也可以到香港做交换生,但她放弃了,天啊原来我老婆为我牺牲过(老婆把全家事业都贴给你还不算付出,一定要发现她为了你损害了自己才满意?);3.天啊天啊我老婆还给我买了个画室(没想到男人的感情最终还是得看对方的刷卡额度;但你不画画的原因是没有画室吗?难道不是你觉得自己被生活和娘家人压榨了吗?)

中国观众在接受剧情时会毫无疑问地只重点看后两个:女的要为男人牺牲自我,女的要给男的出钱——贤妻盖章,浪子回头,哦也。

男主角反抗社会的过程也像这短暂的婚外恋探索一样怂包,当他见不了初恋被骗去做男科检查时,就细数老婆一家人对自己的迫害。说得很好,太典型了,中国式亲情关系里所有讨人厌的部分都有:没有隐私、虚荣、一家人过度捆绑导致个体没有私人空间……

但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不知道,反正男女主角生死关头之后,大家就泪盈于睫笑着说:“没事就好。”于是继续合家欢了。

男主角的中年危机就像走了个过场,内里还是八点档婆媳剧那一套:夫妻和睦、孝顺老人、早生贵子。

当电影结尾毫无意外地走向欢乐祥和时,我的内心是绝望的:说好了来一场有张力的中年危机,最后还是给我上了一堂街道主办的“家庭关系维护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啥也别多想,好好过。

当然有人会说《港囧》是“直男癌”,但我这一对比才发现冯唐作为直男的可贵之处:冯唐能顺从内心肆意妄为来一票任性的荷尔蒙;而《港囧》却在打打闹闹后原地转圈,全是假高潮。

徐峥在电影理念里有很可贵的一条是,他在认真做类型化的商业片,从国外的成功经验里找规律按需生产。但有了骨架不见得能填出丰满合理的血肉。

有些填充是容易的,比如笑料和勾回忆。

囧系列的笑料对于我来讲都没有回味,看的时候笑了,是被咯吱笑的,看完了就会忘记笑点,这不重要,我知道观众会买单,毕竟国人能开怀大笑的机会太少了,春晚都没有赵本山 了。

《港囧》那简单直给的粤语歌单也让我犯尴尬症,像是直接从KTV点唱率高的里面拿的,导演真有感情地用歌,就不会这样毫无节制。这也不重要,电影的目标受众,那些三四十岁的中年直男,听到熟悉的《一生所爱》就要瘫倒,万试万灵。

但是所有的匠气最终会指向一个别扭的故事内核。而这个故事内核看似精准(矛盾酝酿——高潮——和解),内里却有如此多的价值取向问题。一则是操作水准有限,纵然商业片可以重复,每一次重复都是技术活,也需要精巧到位,徐峥没有做到;二则是社会整体价值观是乱的,生活在一个央视八点档都在用电视剧警告女人赶紧嫁人、观众对苦情贤妻戏百看不厌的环境中,很难不被乱了心智。

一个信息是:《泰囧》在海外票房几乎全部遇冷(泰国稍好),在香港票房可称“扑街”。成熟的合家欢商业片应该有普世价值,而囧系列不是。

那么为什么会有一部电影,能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国内市场却如此买单?

恕我妄言:没吃过好的。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