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益阳频道通讯员 黄婷 记者 龚柏威
12月5日,沅江南洞庭芦苇场五花洲管区近千亩稻虾养殖基地里,挖掘机正在忙碌地作业,村民曹立华和扶贫工作队员站在田埂边正商量着扩建基地的事,她自豪地告诉记者,“我自己搞了4亩稻虾,空闲时候在基地务工,还流转了近5亩田地,年收入比去年增加了3000多元,终于摘下了‘穷’帽子”。
曹立华自几年前丈夫意外受伤导致丧失劳动力,家里失去经济来源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日子一直没有起色。直到2017年开始尝试稻虾共养,才打了个翻身仗。在五花洲管区,还有许多像曹立华一样通过稻虾共养搭上脱贫致富“快车”。
五花洲管区四面环水,交通闭塞,且常年受洪水困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161人。因人多地少,地方无特色农业,不少青壮年外出务工,管区人气淡。如何确保村民持续增收、脱贫致富,一直困扰着扶贫干部。2017年,沅江市畜牧水产局驻村工作队依托地理环境优势,着力探索“稻虾共养”产业脱贫路子,为68户贫困户“量身打造”增收模式。
“我们局2017年积极筹措资金,在管区建设400多亩稻虾生态种养基地,采取“合作社+扶贫对象”的模式,与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沅江市畜牧水产局驻村工作队表示,今年,为推动产业发展,对基地渠道、道路进行改造扩建,现如今,管区发展稻虾生态种养面积近千亩,稻虾产值达到300多万元,亩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稻虾产业已成为富农增收的特色产业。
“从成片荒田变成‘聚宝盆’,我们管区和驻村工作队一直在探索中创新,因地制宜发展虾稻共生,大伙都有钱挣,有劳动力者可自己发展,也可去基地务工;无劳动力者可流转土地给基地,坐地收钱,户均增收达到2400元。”管区支部书记、主任刘清山高兴地说。2017年至今,全管区已有5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通过‘稻虾共养’,让单一的水稻田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收,综合经济效益大大提升,管区村民脱贫致富的底气更足了。”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刘牧耕站在田埂上信心满满,他表示,工作队将加大工作力度,提供技术服务,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让稻虾共养的致富经在全市推广。
益阳要闻
- 益阳市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十大专项行动真金白银提振消费
- 陈竞:以归零心态奋进姿态 持续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 益阳市政协七届二十五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 陈竞: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益阳提供坚强保障
- 熊炜:科学编制规划 系统谋划益阳未来发展
- 推动民族地区共同迈向现代化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区县新闻
- 大通湖区:“人巡+技巡”守护耕地,连续四年实现耕地保护面积净增加
- 赫山区建有80多个粮食烘干厂 日均可烘稻谷6000吨|湖南日报
- 沅江:“虫情天眼+田间侦察兵”织牢40.8万亩稻田防控网
- 爆单了!赫山“伢子”小玉米销售火爆,今年总产量预计15万公斤
- 谁说洞庭湖区只种稻?大通湖区北洲子镇3960亩农田翻麦浪!
- 南县小龙虾,对了谁的胃?|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便民提醒
- 大通湖区金盆镇这条机耕道的“毕业考”,村民“考官”给了高分:“一村一年三件事” 办进了心坎里%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这一家庭农场的黄桃熟了%
- 20多位独居老人获村干部“精准守护”,村支书喊话:村里替你尽孝,但盼你回家!%
- 速度堪比高铁的空中猛禽游隼受伤,大通湖区干部群众携手救治%
- 群众点单、志愿接单,安化县柘溪镇让需求清单变“幸福清单”%
- 南县明山头镇为保油菜籽颗粒归仓,做了这些事……%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