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中华 刘育东 刘 鹏
“桃花江是美人窝”。有“美人窝”美称的桃江县,也是著名的中国“竹子之乡”。以竹为重要特色的自然生态、以美人为代表的历史人文资源,成为桃江极具特色的旅游开发基因。桃花江国家森林公园和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更成为桃江全域旅游的两大“底色”。2016年,桃江成为第二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县。
打好“美人”牌 培育“美丽经济”
上世纪30年代,黎锦晖一首《桃花江是美人窝》让桃江蜚声海内外。“桃花女”美得如何?黎锦晖在歌中写得明明白白。“伶伶俐俐,小小巧巧、婷婷袅袅、多媚多娇……多么称,多么润,多么俊俏,多么匀……”桃江姑娘清秀娉婷,面若桃花,独特的灵性更让桃江的美女多了几分清新脱俗的独特魅力。“美人文化”是桃江文化旅游最有特色和识别度的品牌,是桃江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核心资源。桃江围绕“美女文化”做文章,着力打造“美丽经济”。创办桃花江女子旅游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每年,从桃江走出去的美女成千上万,步入各行各业,尽显绰约风姿。在一些国家窗口单位、全国各地旅游服务业中,都有桃花江美女的身影。“美”作为一种资源,需要有效整合不同时代、不同界别的美人文化资源。桃江紧紧抓住“桃花江是美人窝”这一无形资产,围绕特色民俗体育文化、产业资源,组织“新思路模特大赛”、“全国山地户外休闲健身运动大会”、“四国篮球赛”、“中国竹文化节”等各类文体活动,擦亮美丽品牌,开发美人文化旅游产品、培育“美丽产业”,让广大游客赏美景、品美食、享美事。
做好竹“文章” 定位“竹乡桃江”
依托桃江竹产业,发展竹乡生态旅游。桃江充分挖掘“南竹之乡”“桃花江国家森林公园”两大品牌内涵,初步形成了以桃花江竹海、黄金塘南竹丰产基地、桃花湖为核心,辐射浮邱山、罗溪瀑布等景区的竹生态文化旅游圈,成功申报执行承办第十届中国竹文化节;推进竹林旅游康养、笋竹采挖农耕体验等竹主题项目建设,打造了“安宁竹谷”、碧螺水库等竹林乡村旅游示范基地。依托竹文化特色积极打造竹乡特色小镇,大力推进竹林景观影视拍摄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以“美人与竹”“桃江竹笋”为主题的摄影、书画比赛和媒体采风等活动。竹乡桃江的文章越来越吸引观众。
打造“旅游+”,发展“融合旅游”
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全域旅游发展的生命线。桃江积极探索“旅游+特色小镇”“旅游+美丽乡村”城乡建设新模式,努力实现旅游设施完善与城镇建设提质统筹推进。在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同时,不断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并着力提升居民素质,让桃江人民参与其中、受益其中,强化主人翁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积极引导居民通过就业、销售农特产品、开办农家乐、发展民宿客栈等多种形式获取旅游收入,从而激励居民更自觉地维护旅游环境,更主动地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桃江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域旅游+现代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的科学发展和把控,对推动桃江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17年,桃江出台“旅八条”,全力支持旅游产业发展。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桃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今年1-9月,全县旅游业共接待各类游客51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33.6亿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29.8%和33.5%。“美山”“美水”“美人窝”,运动休闲“嗨”起来,桃江全域旅游蓄势待发。在不久的将来,泛舟松木塘桃花湖上,看秋水共长天一色;大汗淋漓登顶浮邱山,千年银杏惊眼目,嫩云零落树参差,忽见千峰豁所思;涉水高桥罗溪瀑布,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到獭溪来一场“铁人三项”,发现“美人窝”里的运动乐趣;赏三堂街虎形双桂,五百年来长绿不衰;追思明代江西巡抚郭都贤的忠贞不贰……这都会成为都市人来桃江旅游度假的新常态。
益阳要闻
- 益阳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重要会议精神
- 瞿海调研资江风貌带建设时强调:全力开新局 打好主动仗
- 益阳新增市场主体增速居全省前列
- 春检早“开幕” 保电正当时
- 益职学子朱华峰摘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 瞿海:以身作则开好民主生活会 以上率下抓好党的政治建设
区县新闻
- 库区“金凤凰”展翅欲飞——安化县南金乡南金村见闻
- 端上“生态碗” 吃上“绿色饭”
- 益阳市脱贫攻坚很亮眼
- 幸福小康入画来——益阳市赫山区高质量发展亮点综述
- 脱贫摘帽奔小康——看安化县“十三五”成绩单
- 沅江市:茶盘洲镇——摘穷帽,育新风
便民提醒
- 黄茅洲镇:众人研讨画蓝图%
- 泗湖山镇:10多个重点工程加速推进%
- 第六届“湖湘杯”网络安全技能大赛洞庭决赛在益阳开赛%
- 回看|第六届“湖湘杯”网络安全技能大赛洞庭决赛%
- 益阳市重拳打击非法捕捞%
- 南县乌嘴乡:人居环境提颜值%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