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刘丹 阳宇 杨新连
受强降雨天气影响,资江会龙山段、志溪河水位快速上涨。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益阳市赫山区会龙山街道党员干部、片组邻“三长”投身防汛减灾第一线,勇当“逆行者”,筑起一道道防汛“堤坝”。
靠前督战备战排水防涝
“橡胶机小区7、8栋前面的三岔路口积水很深,严重影响车辆、行人出行,你们快来!”6月24日清早,会龙山社区居民刘淑芝紧急求助联户“邻长”。随后,社区召集片组邻“三长”、党员志愿者近10人赶到现场。
只见该路口因地势低洼、连夜暴雨,导致排水不畅,积水已没至行人小腿处,眼看就要漫进路边居民家中,成为一片“内海”。众人合力徒手撬开近300公斤的下水道铁板井盖,积水快速流入下水道。考虑到近期雨水较多,便找来木头将井盖垫高10厘米,以便加快排水速度,并在四周拉好警戒线,放置反光警示牌,还发动周边群众自带扫帚、垃圾袋等清洁工具,将路面积水导致的淤泥、带来的垃圾清扫干净,确保路畅人安、干净整洁。
会龙山街道成立党员突击应急支援处置队14支,460余名片组邻“三长”、党员志愿者主动请缨,对旧改工地、低洼地段、老旧小区地下室、地库出入口等易涝点进行定人定点巡查,及时发现处置路边塌方点5处、积水路段30处、淤泥堆积路段5处、风险隐患点33处。
“挪床行动”及时避险转移
“已经联系好了,今天晚上住到弟弟家里去。”“西头那户住单位宿舍了,正好不用来回跑。”龙山港社区邻长龚益辉边说边领着工作人员到龙山路西侧楼栋核实人员转移情况。
该楼栋现有住户5户17人,自收到预警信息后,龚益辉第一时间配合社区开展“挪床行动”,搬去了弟弟家中,安顿好后返回楼栋对其余住户逐一上门,发放《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告知书》,对个别转移困难的人员联系对接社区进行妥善安置,同时,积极配合街道“一日一巡查”、社区“一日四巡查”要求,确保不出现转移人员擅自返回家中等情况。
会龙山街道强化预测预警、巡查督查、应急转移三个闭环,在中高风险地质灾害点成立临时党支部,建立党政班子成员、办点干部、片长(社区干部)、党员邻长(群测群防员)“四包一”地质灾害防范应对责任制,加强隐患排查,对在册隐患点、切坡建房、临坡临沟临崖等重要点位和区域,开展拉网式大排查,按照“四个一律”“五个转移关键环节”等工作要求,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全力做好临灾转移避险。目前,地质灾害中高风险点位共30户76人顺利转移。
清障扫杂全力防汛备汛
进入汛期以来,会龙山街道发动片组邻“三长”、党员志愿者370余人,采用“人工+机械”方式,动用挖机、除草机等大型机械22台,对总长度16.91千米的防汛堤段定期开展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的清基扫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度汛。
“抗洪抢险是我们所有人的事,保护的也是我们自己。”63岁的袁德才,是永乐村的一名老党员,也是大家口中的热心“邻长”,听到村里号召人员上堤清障,他便主动报了名,通过身体健康评估后,带上他的锄头就加入了扫障队伍,并劝说联户村民和居住在堤段附近的村民一同参加。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