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郭朵朵
1月6日,中国工笔画学会发布讣告,沉痛哀悼中国工笔画学会原会长、名誉会长林凡先生逝世。
消息传回林凡家乡益阳,益阳各界人士纷纷表达哀悼之情。
诗文书画兼工
林凡1930年出生于湖南益阳,字翊宇,又名滌盦。他17岁参军,1949年后在部队担任美术记者和美术编辑。1987年,林凡会同潘絜兹、刘文西、蒋采萍、陈白一、喻继高、李存葆等诸先生发起成立中国工笔画学会,是中国工笔画学会的主要筹建者和学会第一届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之一,是学会的第二任会长,是学会德高望重的名誉会长。
林凡在绘画。
林凡毕生从事书画创作和艺术设计,诗文书画兼工。出版有《林凡艺术》等个人作品集30余种,画作过千帧,书法近万件,诗文千余篇,发表艺术论文百余篇。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20余次。作品《微雨引飞泉》获全国工笔画展一等奖,《谷音》获全国工笔山水画一等奖。《流光》《春喧》《送饭》等3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李白月下独酌》被带上太空,成为唯一遨游太空的艺术品。2022年7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真予不夺——林凡艺术展”大型个展。
甘为人梯,提携后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盛景华,是林凡的入室弟子。他对老人的离世,用“巨大损失”来形容。他说:“林老是振兴当代中国工笔画的杰出代表人物。”
林凡与盛景华等人一块参加活动。受访者供图
1985年,在益阳市第一中学担任美术老师的盛景华赴京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即被林凡的展出作品《张骞出塞》深深吸引。其后,益阳举办中国(桃江)竹文化艺术节,两人正式结识,交流频频。2010年,盛景华入读林凡工作室精英班,担任班长。2013年,盛景华成为林凡的入室弟子。
盛景华说,林凡孜孜践行着“小格局、低角度、窄视野”“妙在渺小”等美学见解和创作观念、兼工带写的“意工”追求,让他的作品呈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浓郁的人文情怀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因而变得“并不渺小”,亦成就了其不凡人生。盛景华坦言,自己受益良深。
正是人间四月天(中国画)。林凡作品
“我虽不是林老的亲授弟子,但在我心中,他就是我的恩师。”省书法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副主席、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益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石印文惊闻林凡逝世的消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石印文农家寒门出身,1994年在齐己学术研讨会上与林凡结识。其后,两人保持了长期的书信往来。在相识的30年里,作为业界泰斗的林凡,在各种场合夸赞石印文,说他一个只念过初中的农家子弟,对中国传统文化如此热爱,能在诗词和书法领域取得骄人成绩,人才难得。
感念于林凡的恩德,石印文作诗敬挽:“识荆曾忆壁笼纱,一鹗湘中愧诩夸。戎马迹从南共北,丹青名遍迩兼遐。虫鱼事业初无意,渺小营生未有涯。翘首南天惟恸惋,孤山从此剩梅花。”
益阳籍书画家邓立辉、黄炯青、蒋少鹏、史一墨、楚新民、石君、未君等人,也都曾得到过林凡的提携与指导。
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1月7日06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益阳市政府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杨刚出席
- 陈竞主持召开2025年一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党政联席会议
- 陈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益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陈竞:持之以恒推动城市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区县新闻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 赫山区:智慧育秧省时7至10天 种子变秧最快20天,存活率达98%|湖南日报
- 沅江市:500亩冬桃花迎风绽放,“春赏花、秋摘果”模式助农增收
- 市场需求同比增长20%,“洞庭虫草”沅江芦笋采摘忙
- 沅江腐乳一年卖出六千万元,带动上千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米顺”怎么让米来得更顺?引进高速育秧流水线日产16000育秧盘助春耕
便民提醒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 桃江这片黄桃基地,花开惊艳众人,果熟装满钱袋%
- 种菊寄相思,南县解锁绿色祭祀新方式%
- 新市渡镇900亩生态茶园开园,茶农采摘明前第一抹“绿”%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