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军 雷鸿涛 郭朵朵
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套粉色职业裙装端庄大气。在安化县仙溪镇海拔近800米的芙蓉村,记者见到安化县安蓉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退役军人潘桂林时,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英武中透出一份干练。
潘桂林在茶园中。雷鸿涛 摄
1993年出生的潘桂林是安化县仙溪镇芙蓉村人,2013年入伍,成为一名驻港部队女兵。2018年退役返乡,潘桂林与父亲深耕茶山,与茶为伴,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在家乡以另一种方式践行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我也有责任为家乡的发展出力”
退役时,潘桂林有多种选择。但她最终选择回到家乡——那个从镇上开车要40分钟车程才能抵达的小山村。
安化县仙溪镇芙蓉村地处芙蓉山腹地,平均海拔1000余米,山路险峻,原是贫困村。潘桂林出生在一个黑茶世家,爷爷是种茶、制作黑毛茶的“老把式”,父亲潘又来创办了安化县安蓉茶业有限公司。安蓉茶业被评为省级扶贫单位,通过茶产业帮扶,在脱贫攻坚战中帮助芙蓉村及周边3个村共1600名群众脱贫。
潘桂林(右)在茶园。通讯员 摄
潘桂林说,她在部队回家探亲时,发现父亲苍老了许多,花白的头发让她动容;在村里幼儿园看到一个老太太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去接孙女时,深深触动了她。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很萧条,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从那时起,潘桂林下定决心,退役后返乡创业,一方面照顾日益年迈的父母,另一方面为改变家乡面貌贡献一份力量。
潘桂林说:“作为军人,保家卫国是我的使命;作为农村孩子,我也有责任为家乡的发展出力。”如今,从部队转业安置在成都的丈夫,也被她说服回到山里与她并肩战斗。
“村里逐渐热闹起来,我打心眼里高兴”
在父亲的指导下,潘桂林熟悉了做茶的27道工序。她想继承父亲的做茶理念,引进种茶制茶新技术,把茶厂办成百年茶企。
起初,潘桂林想教附近村民新的茶树种植培育方法,提高茶叶产量,增加茶农收入。
“你年纪轻轻,一没种过地,二没采过茶,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哩,算了吧。”几位年纪大的村民对她这样说。
不服输的潘桂林在网上订购几门课程,学习茶叶种植、采摘、销售技术,并在茶园、厂里反复试验,不出好茶不罢休。她成功研制出高品质的天尖茶,获得不少高端订单。她带领乡亲们把一片片茶叶换成一张张“票子”,潘桂林逐步获得村民的认可和信任。
潘桂林(左)在制茶。雷鸿涛 摄
为帮助农户解决茶叶销售难题,潘桂林以安蓉茶业为平台,建立“农户+茶厂+直播平台+客户”产销链。2021年,潘桂林帮助农户直播卖茶叶。芙蓉村村民许珍辉说:“以前我们的茶叶销路窄,卖不出去。桂林妹子回来之后,教我们没有见过的新技术,茶叶不愁卖了,大家收入也增加了。”
目前,安蓉茶业公司常年聘请20个工人,每人年收入4万元左右。采茶时节,临时聘请1000多人。从2019年开始,芙蓉村一些在外的年轻人回乡了。潘桂林说:“看到这些喜人变化,村里逐渐热闹起来,我打心眼里高兴!”
2021年,潘桂林成立“退伍军人之家”,为村里退伍军人提供技术培训和补贴。目前,“退伍军人之家”已有10多名退伍军人,为困难群体提供免费服务,帮助他们销售腊肉、鸡蛋等农副产品。
潘桂林成立旅游公司,修建民宿,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提供从采茶、制茶、品茶、卖茶和参观游览、吃住“一条龙”服务。“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村建设家乡,让村里老人老有所依,孩子不再是留守儿童。”潘桂林说。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8月11日01版转04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