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郭轩 刘鼎
两块铝箔、一张电解纸,对齐、卷成圆柱,再通过切割、卷绕、含浸等工序,一支铝电解电容器就诞生了。8月10日,益阳市赫山区龙岭产业开发区,益阳市鹏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正加紧生产。今年初,生产线经过数字化改造,产品合格率由97.3%提升至98.8%,产能提升20%以上。一、二季度,该公司在外贸市场逆势上扬,销售额同比上涨10%。
龙岭产业开发区5G+电容器智能制造创新孵化中心。
益阳被誉为“中国铝电解电容器之乡”。全球每12.5支铝电解电容器,就有一支产自益阳。龙岭产业开发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制造基地,占得全国30%的市场。益阳市正着力打造“世界电容器之都”,引导企业开辟新赛道,在创新链、供应链、人才链等方面下功夫。
集群企业超七成“上云”,数字化赋能降本增效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何通过数字化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效益,成为赫山铝电解电容器产业转型必须破解的难题。
2020年,益阳市与华为签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华为云”平台,通过共享“云”平台,让数字化成为铝电解电容器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益阳市与华为共同打造电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作为龙岭产业开发区首批数字化示范工厂,益阳市和天电子有限公司成为园区第一批受益企业。过去企业生产、销售与生产环节存在互不连通的信息孤岛,企业无法精准预估产品交付时间,往往需要15天甚至1个月才能交货。由于交货不及时,导致客户时有流失。通过“云”平台精准计算,企业实现生产计划自动计算派单,不仅能提高材料利用率,还能缩短交货周期,最快5至7天便可交货。去年,该公司生产1万多种规格总计12亿个铝电解电容器,实现产值1.3亿元。企业仓库智能化管理,账实一致率达99.9%。
“华为云”一期合作的5家企业,订单处理量提升100%,产能提升30%以上,生产质量问题100%可追溯。
在龙岭产业开发区,还有一朵“云”——“老虎云”。“老虎云”重点建设虎翅云工厂数字中心,打造基于“交易、数据、生态”的工业互联网新经济平台,加速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目前,“老虎云”已在龙岭产业开发区完成143家企业“上云”。
为引领园区更多企业数智化升级,赫山区设立3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解决企业生产过程可视、集中采购、设备运维等需求。数智化转型中,所需资金30%由企业自筹,70%由当地政府承担,有效解决企业数智化转型“不敢、不会、不能”的问题。
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全流程数字化应用,助推企业将“触角”逐渐延伸到汽车电子、军工等领域,加速产品迈向中高端市场。和天电子打造铝电解电容器超级工厂,投入1000多万元自主研发智能管理系统。“这套系统的优势是提质、降本、增效,企业现在可以为造车企业生产可靠性高、接近零缺陷的铝电解电容器。”公司总经理陈宏志说。
目前,赫山区正打造10家标杆示范企业,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超70%。
88家企业集聚发展,完善铝电解电容器产业链
赫山区铝电解电容器生产供应链不稳定凸显。为此,赫山区安排5000万元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扶持铝电解电容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赫山区帮助艾华集团等本土龙头企业扩建升级,带动集群企业不断打入汽车、光伏等高端市场,推动产业强链;同时,精准招商,实施“六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名主要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产业集群、一支招商队伍、一套招商政策、一本招商地图,锁定三类500强、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招引项目。2023年,引进总投资8亿元的艾华高端被动元器件等铝电解电容器生产项目,进一步补链。
华为电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金江电子)。
通过以商招商,赫山区不断延链,引进总投资约30亿元的益阳电子信息科技园项目。该项目按照产业核心区、产业创新区、产业发展区三期规划打造,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发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和益阳市央地合作优势,共同导入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等领域企业不少于100家,尤其是下游的智能终端产品企业,将累计实现产值不少于50亿元。
通过强链、补链、延链,赫山区集聚88家铝电解电容器相关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5家,打造上下游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年产能达300亿支。2023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03.7亿元,增速10.2%。
联合培养+招才引智,扩大人才队伍增添发展后劲
产业发展壮大,人才是关键。
被誉为“电容器的黄埔军校”益阳电容器厂,培育了上万名技术工人。企业改制后,这些技术工人有的自己成立铝电解电容器生产企业,有的到新公司成为技术指导。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批改制后的“老功勋”陆续退休。
为破解人才紧缺难题,赫山区与益阳综合职业中专,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育工程师,优秀毕业生可直接上岗。目前正培育130多名后备工程师。
益阳市积极为赫山区铝电解电容器企业招才引智,在2022年出台“人才新政25条”基础上,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出台“支持产业人才20条”。其中,对能实现成果转化并推动益阳重点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及团队。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000万元综合支持。
艾华生产车间。
贾明现任上市公司艾华集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是益阳市首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入公司后,他带领团队突破被国外垄断的全固态电解电容整套技术,研发的产品成功推向市场后总销售额达2亿元。
产业龙头企业艾华集团,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至7%用于人才引进和产品研发,其产品成功进入交通、医疗、新能源等高端领域。
一些企业也与省内外高等院校长期开展合作,共建产学研用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品从传统照明领域向汽车、光伏、新能源等领域转型。益阳市万京源电子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铝电解电容器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与湖南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协作平台,自主研发的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聚苯胺的固态电容器,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8月11日01版转04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