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环水的沅江市澎湖潭社区居民需转移搬离。面对居民的不理解,干部说——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鸿涛 通讯员 黄拥军
6月30日中午,沅江市南洞庭湿地保护与发展事务中心澎湖潭垸(社区),艳阳高照,风平浪静。一场烈日下的大转移,即将进行。
12时30分,看到该中心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汛三大队大队长王宇进屋,73岁的居民许金莲蛮不高兴。
“洪水只有这么大,我觉得还安全。我和老头子在澎湖潭生活了一辈子,这点经验还是有的。”许金莲不想转移。
她把记者拉到室外,指着天空说:“太阳这么大,搞么子转移?前几天下雨,咋不转移?”
记者与许金莲交流,才得知老人家其实是放心不下家里的40多只鸡和鸭。
澎湖潭垸四面环水,新垸部分堤段面宽不足1米,抵御高洪水位能力不足。通过无人机镜头看到,外界通往澎湖潭垸的公路均已淹没,澎湖潭垸犹如一座孤岛。
党员志愿者在居民许金莲家做动员工作。
“许娭毑,您听我讲。今天澎湖潭垸外河水位已经达到34.4米,离35米的保证水位很近了呢。”王宇苦口婆心地说,受上游柘溪水库和五强溪水库泄洪影响,澎湖潭垸外河水位还在持续上涨,预计7月1日就会达到保证水位。
“我一辈子住在澎湖潭,到外面怕不习惯。”许金莲连连摆手。
“您老放心,吃住不要您操心。”王宇趁热打铁说,家里的鸡鸭,我们有专人照顾。
听这么一说,许金莲舒展眉头,表示愿意顾全大局。一旁的党员志愿者,乘势开始帮老人收拾行李。
13时许,记者来到澎湖潭垸轮渡码头看到,不少老人已经在树下等候,身边摆放着鸡蛋、蔬菜等随身物品。
搀扶邱菊英老人上船。
党员志愿者黄正德告诉记者,故土难离,此次转移的32人均是老人,平均年龄75岁。这些老人对家里养的鸡鸭、种的农作物,都看得很重。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黄正德说,此次转移,党员志愿者已对居民“一对一”做了3轮动员工作。
13时40分,记者走进转移的船舶。此次转移的随行医生崔卫国,正在对75岁的居民袁金莲做身体健康检查。袁金莲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一般不出远门。
转移群众。
“袁娭毑,不要紧张,深呼吸。您有什么不舒服,就告诉我。”崔卫国对袁金莲说。
袁金莲说:“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14时许,32位老人全部到齐。随着一声鸣笛,船舶离开澎湖潭垸,向着沅江市城区的方向驶去。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7月1日03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