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2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邢玲 杨玉菡)今天,南县青树嘴镇沙港市村村民蔡爱珍将自己近段时间收集的废旧农膜、废弃秧盘等放入专用回收袋,送去村部兑换生活用品。2022年以来,她通过收集农业废弃物,已兑换26袋稻米。
2021年,南县入列全国26个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地区,是我省唯一试点县。为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两年来,南县通过源头减量、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等措施,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全县12个乡镇打造12个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区,实现示范区农药、化肥施用量分别减少30%和40%以上,并有66个行政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量是关键。南县推广精准施肥施药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2023年以来,该县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发展冬季绿肥种植,推广水肥一体化应用、商品有机肥、机械精准施肥,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实施生物农药应用等有效手段,实现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减量近2.5%,农药年减量1.06%;提前实现《“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3%”的目标。
南县抓实农田“白色污染”治理,建立“使用者离田捡拾,农资经销门店归集,县乡定点收集,分类处理”回收处置体系,形成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积分制管理、有偿回收、折价兑换农药等回收模式。2023年,共清理回收农业投入品废弃物超280吨。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南县建立秸秆收储运中心3处、饲料化加工厂3家、基料化利用企业1家、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4处,拥有小型秸秆收储设备62台,通过粉碎肥田、饲料化、异地覆盖作物、用作生物质供热等措施,综合化利用农作物秸秆。2023年可离田收储秸秆5万吨以上,辐射面积20万亩左右,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0%。南县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2月26日01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