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益阳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决扛起“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以强化一体化推进、清单化管理、系统化治理、责任化落实等为抓手,全力攻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2023年度40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验收销号。赫山区九二五厂石煤矿区环境污染问题整改入选湖南省2023年第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典型案例。
通过黑臭水体整治,沅江市新湾镇呈现千里荷塘美景。
坚持一体化推进。建立了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分设10个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成立了全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各领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齐步走”。实施生态环境督查专员制度,定期开展日常督查和专项督查,全力推动问题整改。2023年共开展督查11次,下发督查通报9期、交办函43份、督办函5份。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三管三必须”要求,构建了“党委政府共同负责、人大政协全程监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环保格局。
益阳市黄家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坚持清单化管理。针对历年来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各类问题,建立全市21张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清单,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责任单位,实施台账管理、销号落实;对各县市区生态环境问题实施“千字精准画像”,实行环境问题清单式管理,定期更新台账,79个交办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对全市251个突出环境问题和1169件群众信访件采取“四包一”措施,即市、县各明确两名责任人,县级负责排查整改,市级负责核查销号,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逐件现场核实办理情况。
坚持系统化治理。以“一江两湖”为主战场,统筹推进水污染、水生态、水环境“三水共治”。用“退养、截污、疏浚、增绿、活水”十字方针指导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水质连续62个月退出劣V类,总磷浓度均值较2018年下降61.4%。统筹治理饮用水源、黑臭水体、矿井涌水、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持续关停并转污染源,市级饮用水源达标率100%,资江流域益阳段锑浓度降至0.0034mg/L,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被中央督察办选为督察整改正面典型宣传推广。
坚持责任化落实。书记、市长一季一督导,分管副市长一月一调度,着力研究解决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将8个县市区、16个市直部门、9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及时向社会公开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情况和移交典型案例追责问责情况。对交办重点案件,由市纪委监委牵头办案,每个案件的具体追责情况均公开报道。2020年以来,共查处涉生态环保问题线索205件,追责问责党员干部574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13人。(傅 锋 孙 珊)
(益阳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原载《湖南日报》2023年12月20日18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