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谭绍军
“不管是名家名人字画,还是初出茅庐的书画爱好者习作,只要是交给我们装裱的字画,都视作珍品,精心装裱。”近日,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金桃苑文化街古玩市场,益阳市乐道文化有限公司,在字画装裱行业摸爬滚打15年的彭科进、詹则先夫妇,谈起字画装裱,满是敬畏与虔诚。
彭科进、詹则先夫妇正在手工装裱。
15年来,夫妻俩一步一个脚印,做到益阳业界一流。
为何满宗等名家装裱字画
彭科进今年51岁,桃江县马迹塘镇大塘坪村人;詹则先今年42岁,桃江县鲊埠回族乡竹基仑村人。
彭科进当过兵,干过流水线工人、保安、出租车司机。2009年,他携在家务农的妻子前往安徽泾县拜师,学习字画装裱,另谋出路。
彭科进年纪大、詹则先个子矮,这些都是学习装裱的劣势,师父卫春波起初并不看好他们,两人就以勤补拙。两人整天练手艺,直到手酸得握不住刷子,脚肿得穿不进鞋子,身高1.54米的詹则先还经常站在梯子上练平衡。凭着这股刻苦劲,多年下来,卫春波的徒弟收了一波又一波,唯有彭科进夫妻俩坚持下来。
入门容易精进难。彭科进入行越久,越觉得字画装裱艺术的博大精深。他常与师父、同行交流,到上海、广东、长沙观展,自学《中国书画装裱》《古籍修复与装帧》等,博采徽裱、苏裱、上海裱、广式装裱之所长。
装裱的作品。
如今,彭科进夫妻店在益阳业界名头响亮,装裱的书画不但精、平、薄、软,而且配色考究、款式新颖,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原主席何满宗等名家都到此装裱字画,许多装裱的作品还参加国家、省、市书法展。
手工装裱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俗话说,“三分书画,七分装裱”。上浆、托画心、镶画、覆背、打蜡、装轴……彭科进介绍,一幅纯手工装裱字画,大约需要20多道工序,时长在10天至半个月不等。“现在生活节奏快,半机械装裱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半机械装裱是将部分工序以机械代替人工,特别是烘干环节,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但手工装裱仍有它的不可替代性。”彭科进说,一些突出图画立体性的作品、长卷作品以及古旧或破损字画修复仍需要手工装裱。
益阳有位收藏家,10年前有幅名人字画因装裱不当损坏,多次修补都未能如意。后经彭科进精心修复装裱,犹如枯木逢春。这位收藏家喜不自禁,从此,凡有字画,非彭科进夫妇装裱不可。
有一次,彭科进接到一幅长12米、宽2米书画作品的装裱,这个不小的挑战,令他兴奋不已。这幅作品需要几个熟练工同时合力纯手工装裱,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没配合好都可能前功尽弃,十分考验主导者的整体把握能力。彭科进与几人通力合作,完美完成任务。
在彭科进夫妇看来,手工装裱有着无可替代的魅力。因为手工装裱和冷冰冰的机器装裱不同,不仅工艺更好,更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能为书画赋予新的生命。自然,得到的快乐就更多。
让装裱艺术深入寻常百姓家
这些年来,彭科进经常性组织或参与文化“三下乡”字画艺术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社会活动。2022年5月和2023年4月,益阳职业技术学院与益阳市文联主办“丹青扬正气、妙笔颂清廉——校园弘廉作品采风创作活动”“清廉——文化大讲堂非遗进校园”等大型文化活动,在益阳市产生强烈反响。这些大型文化活动,就是彭科进夫妇及其乐道文化公司策划承办的。
2022年以来,乐道文化公司与安化县乐安镇几个村结对联姻,连续组织字画艺术进乡村、书画艺术家为乡亲创作春联送福系列文化活动。彭科进说,要进一步拉近艺术工作者与寻常百姓之间的距离,努力让艺术深入寻常百姓家,潜移默化提升消费者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消费观念,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字画装裱技艺。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以归零心态奋进姿态 持续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 益阳市政协七届二十五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 陈竞: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益阳提供坚强保障
- 熊炜:科学编制规划 系统谋划益阳未来发展
- 推动民族地区共同迈向现代化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 陈竞会见肯尼亚基苏木郡城市经理迈克尔·阿巴拉·旺格一行
区县新闻
- 沅江:“虫情天眼+田间侦察兵”织牢40.8万亩稻田防控网
- 爆单了!赫山“伢子”小玉米销售火爆,今年总产量预计15万公斤
- 谁说洞庭湖区只种稻?大通湖区北洲子镇3960亩农田翻麦浪!
- 南县小龙虾,对了谁的胃?|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安化80多万农村居民喝上自来水 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5%|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大通湖区13.6万亩油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136公斤
便民提醒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这一家庭农场的黄桃熟了%
- 20多位独居老人获村干部“精准守护”,村支书喊话:村里替你尽孝,但盼你回家!%
- 速度堪比高铁的空中猛禽游隼受伤,大通湖区干部群众携手救治%
- 群众点单、志愿接单,安化县柘溪镇让需求清单变“幸福清单”%
- 南县明山头镇为保油菜籽颗粒归仓,做了这些事……%
- 富民村留守儿童名动京城:故事被拍成电影,画作同步展览%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