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益阳频道5月16日讯(通讯员 莫蓉)“整个操作行云流水,非常规范,特别是无菌观念和爱患意识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为这样的学生点赞!”5月13日,在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十届临床技能竞赛现场,“1+1+1”医教协同人才培养安化县人民医院教学点2021级学生陈志锋的表现得到了评委老师、益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胡雪元的高度肯定。
技能比赛现场。莫蓉 摄
5月12日至13日,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1+1+1”医教协同人才培养工作教学研讨会在安化县人民医院举行,该校13家教学医院负责人、教学代表等200余人参会。与往年的研讨会不同,今年不仅交流教学心得,更要检验教学成果。于是,该校把第十届临床技能竞赛也搬到了研讨会现场,比赛分为临床医学专业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两个赛场,来自6个教学点和学校本部的36名学生参赛。
技能比赛现场。莫蓉 摄
这次临床技能竞赛主要考查学生7个方面的技能点,包括穿脱隔离衣,缝合、打结,换药,产前检查,心脏叩诊、胸膜腔穿刺和现场急救;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主要考核学生对于脊髓损伤病例的ASIA分级和康复操作。为确保公平公正,益阳医专从13家教学医院中抽调16名专家担任评委。
“观摩过多次临床技能竞赛,今年可以说是最‘卷’的一次。”益阳医专附属医院ICU主治医生朱坚说,在长达6个小时的比拼中,各教学点参赛选手表现出扎实的医学基本功和娴熟的临床技能,较往年有很大突破。特别是在临床医学专业团体赛环节,参赛选手的伤员检伤分类、现场救护和伤员转运创伤脊柱验伤非常规范、全面。“运用到了很多前沿的急救理念,这些知识非常实用,但在教材上却经常容易被忽视。”朱坚说,这正是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成效。
孙平勇是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教学点的学生,在临床医学专业技能比赛中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理论课之外,老师带着我们查房、问诊、分析病历,更多的临床机会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懂得了从医的价值所在。”孙平勇说。
益阳医专从2018年开始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率先在省内开展“1+1+1”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将医学专科教育3年制学习由传统的“2+1”(2年校内公共基础专业知识学习+1年实习)创新为1年校内公共基础教育、1年行业教学医院专业知识技能学习锻炼和1年实习医院岗位实习。5年间,该校拓展教学医院13家,现在每年安排600多名大二学生到教学医院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学习锻炼。通过院校合作、医教协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被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双方联合培养出了一批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医卫人才,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