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5月14日07版
龚皓锋 李谌涵
“打造优美宜居的环境”“村口旁要新修道路”……近日,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新松树桥村村庄规划讨论会上,村民们各自提出想法,来自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师生认真记录。虽然该村村庄规划已获评省优秀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和案例一等奖,该校师生仍到村10余次,不断完善规划。
设计下乡服务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就是现成的课堂,村里的实践就是最好的‘乡土教材’。”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吴颖说,她把课堂搬到乡村振兴一线,让学生以“村庄规划”为题,在实践项目中“做科研”,在“真题”环境中“真做、真用”。
近年来,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围绕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和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之路,以“真题实做”为引擎,驱动教育评价改革,让学生在广袤乡村中锤炼专业技能,更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规划人才。
建造节。
“真题实做”的重要实践平台之一,是湖南省普通高校城乡规划专业联合毕业设计。自2020年起,由该校主办的这一活动,已成为省内城乡规划教育的闪亮品牌。以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为例,镇区约4.1平方公里的地块成为师生们的“研究战场”。活动吸引了多所高校70余名师生参与,他们以促进城乡融合、推动小镇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实地踏勘与调研中,深入了解乡镇的历史文化、地理风貌和发展需求,为兰溪镇量身定制规划方案。
“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搭建起高校、地方、企业、行业深度融合的桥梁,有力推动了全省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汤慧说。
建造节活动现场。
在安化县滔溪镇新联村,该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团则开启了另一场“真题实做”的探索。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冒着酷暑深入村民家中,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村民需求;利用专业无人机进行全景拍摄,实地勘测道路、庭院等关键区域,获取一手场地数据。他们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为新联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将在后续完成相关方案设计并指导实施,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
在这些“真题实做”的实践中,课程思政贯穿始终。依托《城市建设与规划史》《湖南地域特色城镇规划与建设专题》等课程,将中国传统建筑思想与文化特色融入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兰溪镇的规划设计中,学生们深入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力求在规划中保留和传承古镇余韵;在新联村的实践里,学生们注重将乡村文化与现代规划理念相结合,让乡村既具现代活力又不失传统韵味。
“致敬百年:党史中的经典建筑巡礼”活动。
同时,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参与“致敬百年:党史中的经典建筑巡礼”活动,到投身乡村振兴设计下乡,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到城乡规划对于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彰显了课程思政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显著成效。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湖南城市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成果斐然,被誉为湖南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摇篮”。近五年,学生年终就业率达95%以上,考研录取率30%以上,众多毕业生成为湖南省中小城镇规划设计与管理部门的技术骨干。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性项目,教师在教学竞赛中也收获颇丰。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宁启蒙表示,将继续深化“真题实做”的教育模式,不断拓展实践基地,丰富实践内容,强化课程思政,为城乡规划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传达学习《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 益阳市五四青年座谈会召开 陈竞出席并讲话
- 陈竞率队赴深圳开展招商考察和项目对接活动
- 熊炜:提高审计监督效能 护航高质量发展
区县新闻
- 安化80多万农村居民喝上自来水 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5%|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大通湖区13.6万亩油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136公斤
- 资阳区:立足“土特产”壮大集体经济|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便民提醒
- 南县明山头镇为保油菜籽颗粒归仓,做了这些事……%
- 富民村留守儿童名动京城:故事被拍成电影,画作同步展览%
- 世界读书日,北洲子镇的孩子们把春天“装进”书签里%
- 安化乐安镇一民房屋顶被大风掀飞,镇村两级干部救人抢险%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