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农村明天谁来经营”的现实难题,益阳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以“楚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以农业类、电商类专业建设为依托,创新“专业交叉融合、技能集成复合”多维协同育人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既懂现代农业技术,又懂管理善经营的乡村振兴“领头雁”、智慧农业“多面手”、涉农企业“顶梁柱”,填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经营类人才需求的真空,为地方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益阳职院现代商务学院、现代农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共同搭建“多主体多平台”多元协同发展的专业建设模式。率先成立湖南省农村电商产教联盟,“校政行企园”多主体协同共育特色农产品数字营销人才、共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特色村镇,共建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智慧农业第一村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平台27个,持续推进“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推进专家工作站、大师工作室等产学研平台建设5个,立项相关省部级课题37项,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
三个学院联合构建“一主线三递进”专业交叉融合的模块课程体系,即以“知农爱农兴农”经营人才培养为主线,精准分析构建现代农村经营管理创新型人才能力模型,配套开发“生产技术-产品分析-品牌策划-营销推广-成本管控”系列拓展课程。以农业类、电子商务类专业“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课程为根本,拓展课程交叉相融,系统构建“一主线三递进”模块化课程体系。已开发职业技术课程培训包10套,工作手册12本,教材26本,获省级以上教学类奖励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
现代商务学院创新“小课堂大卖场”技能集成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把安化黑茶、南县稻虾米等县域特色产业产品经营项目融入课堂,把《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直播》等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学生在做中夯实农业技术、学中提升经营能力。近五年,益阳职院已输送智慧农业经营类人才1188人,开展乡村振兴培训12730人次,培养致富带头人139名。(陈丹)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12月27日04版
相关链接:
益阳职院教学成果建设系列①微教育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湖南日报
益阳职院教学成果建设系列②“大班化小、赛教项融合”,潜心培育工匠型基层新农人@湖南日报
益阳职院教学成果建设系列③校企协同共育全链条汽车类专业人才@湖南日报
益阳职院教学成果建设系列④产业学院发展研究成果丰硕@湖南日报
益阳职院教学成果建设系列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湖南日报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以归零心态奋进姿态 持续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 益阳市政协七届二十五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 陈竞: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益阳提供坚强保障
- 熊炜:科学编制规划 系统谋划益阳未来发展
- 推动民族地区共同迈向现代化 省政协调研组在益阳调研|湖南日报
- 陈竞会见肯尼亚基苏木郡城市经理迈克尔·阿巴拉·旺格一行
区县新闻
- 沅江:“虫情天眼+田间侦察兵”织牢40.8万亩稻田防控网
- 爆单了!赫山“伢子”小玉米销售火爆,今年总产量预计15万公斤
- 谁说洞庭湖区只种稻?大通湖区北洲子镇3960亩农田翻麦浪!
- 南县小龙虾,对了谁的胃?|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安化80多万农村居民喝上自来水 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5%|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大通湖区13.6万亩油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136公斤
便民提醒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这一家庭农场的黄桃熟了%
- 20多位独居老人获村干部“精准守护”,村支书喊话:村里替你尽孝,但盼你回家!%
- 速度堪比高铁的空中猛禽游隼受伤,大通湖区干部群众携手救治%
- 群众点单、志愿接单,安化县柘溪镇让需求清单变“幸福清单”%
- 南县明山头镇为保油菜籽颗粒归仓,做了这些事……%
- 富民村留守儿童名动京城:故事被拍成电影,画作同步展览%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