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伟 李胜财 刘幸治 胡锡军
12月23日,随着上午放学铃声响起,桃江县第一中学学生纷纷冲向食堂。
“红烧鸡腿、辣椒炒肉、黄瓜肉片、玉米排骨汤……”打饭窗口,工作人员着统一服装并配戴口罩,为师生们打饭。
桃江县第一中学副校长龙芙蓉在检查后厨。张佳伟 摄
近年来,桃江县教育局采取“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4D模式,着力将学校食堂打造成“学校尽心、学生舒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的“四心”食堂。“在守护全体师生‘舌尖上的安全’的同时,让师生吃得更有营养。”桃江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保资金投入,让学生吃得好
桃江县学校后勤服务中心负责人在下班后,有一个“爱好”:逛农贸市场、生活超市等,他不是买菜做“家庭煮男”,而是了解菜品价格,为后续和学校食堂供应商“砍价”做准备。
桃江县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两家企业作为学校食堂食材集中配送公司。那么供应食材价格怎么定?不是供应商定、不是配送公司、也不是学校定、更不是桃江县教育局定,而是由后勤服务中心牵头,组织供应商、学校后勤负责人等,一同前往农贸市场等进行询价比价调价,根据市场价格变化,每周调整一次建议价,供应商配送价格不得高于建议价,确保食材价格不高于市场价。
桃江县桃花江镇紫金湾学校食堂阿姨分餐中。(桃江县教育局供图)
“我们定价一般是适中价格,定的太低,供应商可能会以次充好,定良心价,让供应商送良心货,实现双赢。”该中心负责人说:“现在两家公司还在建议价的基础上,对食材价格作出一些让利。通过调价机制,学校出同样的钱,可以有更大的购买力,师生吃得更好。”
为让师生吃好,确保食堂正常运转但不亏本,桃江县财政还向44所150人(含)以下小规模学校每年补贴2万元。
为规范伙食费收支,桃江县全面实施校园伙食费非税电子化票据缴费改革,家长缴费至县非税汇缴结算专户,由县教育核算中心管理,实行统收统支,同时规定在学校就餐所有人员一律交伙食费,杜绝侵占学生伙食费行为。
全链条监管,让学生吃得安全
在桃江县第一中学食堂,笔者看到,厨房、切配区、清洗区、储存室等分门别类设置,均安装摄像头,摄像头的另一端是县教育局和县市监局,可以实时监控饭菜制作过程;配备消毒柜、动物性食品清洗池、植物性食品清洗池等。对于操作不规范行为,设置通报栏“亮相”,让员工红红脸、出出汗。
桃江县第一中学食堂,对于操作不规范行为,设置通报栏“亮相”。张佳伟 摄
为确保师生吃得干净、卫生、安全,去年以来,桃江县投资近900多万元,改造和新建21个学校食堂,完善硬件设施,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
此前,桃江县第一中学一名厨师在炒菜过程中没有交接班而擅自离岗12分钟。学校认为,此举对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对涉事厨师予以劝退。
饭菜是否安全,源头把关很关键。在供应商招标过程中,桃江县规定,供应商至少有1个蔬菜基地和1000平方米以上配送仓储中心;食堂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采购合同由原来1年一签改变为1学期一签;建立配送公司退出机制,合同约定15条退出条款,配送公司违反其中任一条款,即可启动退出机制,确保食材源头安全。
桃江县桃花江镇紫金湾学校学生排队取饭中。(桃江县教育局供图)
供应商设立分拣中心,对食材进行第一道把关;教育、市监等部门开展“四不两直”督查,守好第二道关;每个学校指定2名工作人员查验送来的食材,把好第三道关。
为让学生好好吃饭,桃江县对校内小卖部进行关停。今年5月,全县校内小卖部实现“清零”。
重膳食搭配,让学生吃得营养
12月23日清晨,鲊埠回族乡中学初三学生李涵俊来到学校食堂,点了一碗米粉和两个包子。“学校食堂早餐种类丰富又好吃。”李涵俊说。
在桃江县,小学早餐6元,中餐两荤一素一汤6.5元;初中早餐7元,中餐两荤两素一汤7.5元;高中中餐三荤两素一汤,最高10元。为确保学生吃得有营养、膳食搭配合理,该县规定学校食堂每天制作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食材。
武潭镇中心学校可口的菜肴。张佳伟 摄
该县取消教职工小食堂,教职工用餐与学生“同餐、同菜、同质、同价”,同时邀请学生家长陪餐。
武潭镇中心完小学生家长熊斌是该校膳食委员会成员,他一个月前往学校陪餐至少3次,并就膳食均衡提出意见。秋季学期以来,全县校园陪餐达60000多人次。
11月29日至12月2日,桃江县教育局还委托第三方机构,邀请6000名学生及家长对校园食堂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度达98.75%。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12月27日04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传达学习《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 益阳市五四青年座谈会召开 陈竞出席并讲话
- 陈竞率队赴深圳开展招商考察和项目对接活动
- 熊炜:提高审计监督效能 护航高质量发展
区县新闻
- 安化80多万农村居民喝上自来水 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5%|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大通湖区13.6万亩油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136公斤
- 资阳区:立足“土特产”壮大集体经济|湖南日报市州头条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便民提醒
- 南县明山头镇为保油菜籽颗粒归仓,做了这些事……%
- 富民村留守儿童名动京城:故事被拍成电影,画作同步展览%
- 世界读书日,北洲子镇的孩子们把春天“装进”书签里%
- 安化乐安镇一民房屋顶被大风掀飞,镇村两级干部救人抢险%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