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7月14日02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晗
“驻村期满,有很多不舍。有那绵延的青山、潺潺的溪水,还有可爱的乡亲们……”6月底,结束驻村工作的省委宣传部驻沙田溪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吴良琴在驻村手记里写道。
回顾两年来的驻村经历,最让他感到欣慰的,要数今年刚刚投产的竹产业基地和一张越擦越亮的书法“金名片”。
用竹子“撑起”村民钱袋
7月初,安化县龙塘镇沙田溪村竹产业基地的生产线上,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机器轰鸣间,一根根粗壮的竹子,被机械设备“吞”进去后,加工成竹吸管、竹筷,而竹废料则加工成竹炭。
“要放两年前,想都不敢想。”在沙田溪村村民黄国云看来,如今在这里务工每月有三四千元钱的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小孩,很值了。
沙田溪村有竹林面积3万亩,年产成竹达200万根以上。然而多年来,村民们靠卖竹子笋子并没产生多少收益。
“竹子运不下山,只能烂在山里。”村民一句吐槽的话,吴良琴记在了心里。在“以竹代塑”的大趋势下,他把招商引资的目光瞄向了浙江。几经周折,帮助沙田溪村从浙江安吉县引进了竹加工企业。
起初,村民们有不少顾虑,担心土地租赁后生活没保障,担心环境污染。驻村工作队通过党员会、组长会,统一思想集中攻关。2023年11月,忙碌了一天的村干部和20多位村民围坐在一起,摆问题、提意见、出点子、定方案。“一个晚上的‘屋场会’,就让厂房用地得到解决。”村干部黄朝华记忆犹新。
“沙田溪村创造了项目建设投产的‘安化速度’。”吴良琴介绍,从2023年底开始办理各种手续,2024年4月开建,再到今年4月投产,离不开后盾单位和县里大力支持,离不开干部群众日夜奋战。由此,他更是深切感受到了乡亲们对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今年4月28日,沙田溪村竹产业基地正式投产,目前已有4家竹企入驻,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益近60万元,带动周边300多人就业。
用书法丰富村民生活
从平洞高速龙塘东收费站驶出,迎面而来的便是沙田溪村的“新地标”——黄自元乡村博物馆。
沙田溪村是清末著名书法家、“字圣”黄自元故里。如今,“字圣”故里散发的缕缕墨香,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在村里老人们印象中,虽说沙田溪久负“字圣”故里盛名,但以前村里会书法的村民并不多。要说变化大,还得是驻村工作队来的这几年。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从宣传文化战线出来的干部,吴良琴对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进驻以后,他一边带着工作队了解黄自元在本地的故事、搜集相关史料,一边联系书法名家和有关部门提供帮助。
结合沙田溪村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以弘扬黄自元书法文化为抓手,建书法研究中心、创作采风基地,打造黄自元书法艺术陈列馆,从马栏山引进文创企业进行书法动漫研学开发,邀请省市县书协专家来村讲课辅导,村里老人、小孩学习书法的兴趣空前高涨,游客慕名而来的也多了起来。
曾经的沙田溪村,村民文化生活单调,村级文化基础设施薄弱。驻村工作队来了后,不仅完善了村里的文化基础设施,更激活了村民的文化自信。
如今,老人们将村史小故事汇集成册,化身文化讲解员;孩子们学习悬腕书写,传承“字圣”笔墨;村民将黄自元生平故事绘在墙上,将其治家格言整理成村规民约,自信自豪地向来往的游人推介……沙田溪村的文化故事,正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任湖南省副省长
- 熊炜:用实干实绩书写益阳发展高分答卷
- 熊炜:以铁的手腕、铁的决心、铁的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 陈竞主持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8次集体学习
- 陈竞:牢牢把握城市工作重点 不断开创城市工作新局面
- 陈竞主持召开七届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区县新闻
- 桃江开展“夜鹰行动”,5家屠宰问题企业被集中约谈
- 赫山区农产品数据产品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上市|湖南日报
- 楹联专家点赞安化县平口镇用楹联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 桃江全自动粮食烘干中心投产,日处理湿谷360吨
- 从“秸秆围城”到“点草成金”,桃江县灰山港镇每年3万吨的秸秆去了哪?
- 一枚蛋孵出十亿元产业集群,看赫山区蛋鸭产业如何加速崛起
便民提醒
- 消暑好去处!安化柘溪镇椒园村有条山涧瀑布,周边平均温度26℃%
- 搭把手,解难事!桃江一对母女接力帮助乡亲的故事%
- 桃江县大栗港资江大桥建设正酣%
- 南县中鱼口镇播撒家风传承“金种子”,累计培养学员200余人次%
- 趁晚上大伙一起纳凉,桃江县石牛江镇开了多个屋场会,宣传道路交通安全、反诈、防溺水等%
- 双烟村的故事③一个传统村落:山村蝶变“等你来”%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