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益阳市 秸秆“变废为宝”,富了乡亲
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湖南日报10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军 通讯员 甘果 刘伟)在刚刚收割完的稻田里,机器轰鸣,打碎的秸秆经过压实、打包后,被运往县里的秸秆综合利用饲料加工厂。今天,南县茅草街镇文明村党总支书记朱世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往秋天秸秆处理是最让人头疼的事,不能随意乱堆,更不能焚烧。现在好了,把秸秆全拉到加工厂,解决了困扰农民的难题。”
秸秆打捆机在田间作业。 陈徐文倩 摄
近年来,益阳市扎实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赫山区、桃江县、资阳区、沅江市、南县等县市区成功获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县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围绕秸秆沃土、秸秆养畜、清洁能源等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五化”创新实践,全市秸秆收储运体系逐步健全。依托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及有关科研院校,开展秸秆资源质量控制、技术培训、产学研联合攻关,构建秸秆区域利用技术推广体系。益阳市一批提供上门收运秸秆服务的合作社从农民田中收取稻草,负责烘干、粉碎、打包、运输等。目前,该市共有登记在册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42家、农作物秸秆收储网点79个,仓储能力达50万吨,辐射耕地面积约345万亩。
打碎的秸秆经过压实、打包后,运往加工厂回收变废为宝。陈徐文倩 摄
通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益阳市走出一条秸秆离田、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据了解,每亩稻田能产生400公斤干稻草,每吨干稻草可为农户带来300元左右收入。南县武圣宫镇沿河堤村积极探索秸秆饲料化利用新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科教动态》内刊推广;赫山区秸秆变成“香饽饽”被收录于《2019—2022年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案例》。去年,益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达213.6万吨,利用率达90.6%,超省定任务目标4.6个百分点。益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力度加大,预计今年益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还会进一步提升。
(原载《湖南日报》2023年-10月-27日13版)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