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军
通讯员 罗中华
“快过中秋节了,这些月饼和卜豆角是深圳、东莞和武汉的客户订购的。”9月2日,桃江县大栗港镇黄道仑村村民郭美华忙着打包发快递。
月饼是老口味的月饼,里面有冰糖、花生米、桂花等,都是郭美华自己做的,卜豆角也是自己腌制的。
郭美华原在外打工,1997年与丈夫一起回到家乡。为了生活,他们抓过泥鳅,收过山货,开过摩的。郭美华说:“那些年做了很多事,但都不成功。”
转机出现在不经意间。2013年,儿子在桃江县城上学,郭美华陪读时发现,好些家长喜欢购买农村的土猪肉、土鸡蛋。她想到自己就是“山里人”,经营土猪、土鸡是一个商机。她和丈夫合计,丈夫在家养猪、养鸡,她在县城一边陪读一边卖货,很快打开了销路。
越“土”的农产品越受人们喜爱。尝到甜头后,2015年5月,郭美华注册成立桃江县米儿家庭农场。农场坚持土法种养,猪吃红薯藤、豆腐渣和青草,鸡放养在山里自由觅食,菜地施有机肥、撒石灰除病虫害。同时,制作应季家乡土特产,如粽子、糍粑和外婆菜、酸藠头等。
土鸡土猪土特产,原汁原味原生态。米儿家庭农场带有乡野气息的食材和用传统工艺制成的土特产,还原了人们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她常将种养和加工过程拍成图片和短视频发到朋友圈,很受欢迎。尽管一公斤土猪肉80元、卜豆角100元,通过微信下单的人仍络绎不绝。郭美华说,去年过年前两个月,农场仅腊肉、腊鱼等腊味就卖了110万元。现在郭美华的微信好友有5000多人,其中稳定客户1000多人,多是在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工作的老乡。2017年,米儿家庭农场成为桃江县第一个“省级示范农场”。
米儿家庭农场的猪舍、鸡场和池塘、菜地等,就在郭美华家附近山林和田地里,有200来亩,一直没扩大。产品销路不愁,何不做大规模?郭美华告诉记者,农场的农产品大都是靠大家口口相传才越销越好。一下子做得太大,怕供货跟不上,也怕影响产品质量。“我要保持原生态、老味道,靠品质征服胃,靠人品征服心,踏实做好一个家乡特产的传承者。”她说。
郭美华致富后,不忘帮扶乡邻。米儿家庭农场吸纳村民来农场打工,一年支付务工费约30万元。村民陈顺英在米儿农场打工3年,一个月最高收入有6000多元。当地一些农户的农产品销不出去,也找郭美华帮忙。只要品质达标,郭美华有求必应,有时还倒贴快递费。她说:“亲帮亲、邻帮邻,我不帮他们,心里过意不去。”
原载《湖南日报》(2021年9月07日10版)
益阳要闻
- 陈竞调研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情况
-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竞讲话 熊炜主持
- 陈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 熊炜调研防汛备汛工作
- 益阳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展演活动举行 陈竞熊炜出席
- 陈竞: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区县新闻
- 沅江小芦笋撬动三十亿元大产业 年产约三万吨,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湖南日报
- 南县已签约落地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7.8万亩
- 安化茶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公布“有机茶园”“创新产品”成果
- 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亚麻”轮作,亩均增收700元
- 种养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6.2万吨!沅江小龙虾“爬”上全国多地市民餐桌
- 南县“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护航春耕生产,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17.5万亩
便民提醒
- 文旅促振兴,桃江灰山港镇甘泉山茶园开门迎客%
- 安化羊角塘镇未雨绸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
- 桃江县增塘村“向阳花”家庭教育讲座:解锁亲子沟通密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4月20日,益阳市第五届乡村马拉松赛在泉交河镇开跑%
- 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插秧机帮忙,片片农田“披绿装”%
- 采摘明前茶%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