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频道

>

市县传真

>

正文
端上“生态碗” 吃上“绿色饭”
发布时间:2021-01-20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李冰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记者 杨玉菡 辜鹏博 通讯员 苏亚明 曹志强

  【村情档案】

  罗溪村距离桃江县城27公里,位于高桥镇最南端。群山环抱,气候宜人,村内有被誉为“湘中第一飞瀑”的罗溪瀑布,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该村属典型的山多田少村,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7户345人,曾是省级贫困村。全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在家村民主要从事耕作、出售楠竹及竹制品。基础设施落后,进村车道仅1车道宽,水利设施陈旧,教育、医疗、文体等滞后。2018年,该村退出贫困村序列,目前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微信截图_20210120091314.jpg

罗溪景区旅游环道俯瞰图。辜鹏博 摄

  【主稿】

  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即便在深冬季节,绿色仍是这个南方小山村的亮眼底色。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立足秀美的山水风光,桃江县高桥镇罗溪村发展壮大黑茶加工、乡村旅游产业。2020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1215元。

  1月15日,记者踏访罗溪村,一幅幅脱贫景象令人振奋。

  强基础,展新颜

  “山多田少,地广人稀,基础设施落后,罗溪村集体经济收入曾经不足5万元,人均收入低于3000元,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罗溪村党总支书记王小娥告诉记者。

  为改变当地贫困面貌,2016年、2017年,桃江县民政局、城管局先后结对帮扶罗溪村。2018年3月,益阳市政协副主席卜铁洪带头,以市林业局为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台办和桃江县委宣传部为后盾单位,组成扶贫工作队,来到罗溪村驻村帮扶。

  刚驻村,扶贫工作队发现村里用电不稳定,村民经常是饭煮不熟、水烧不开,刮风下雨还闹停电。于是向上争取1400多万元进行农网改造,罗溪村实现了由“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

  “电网升级后,公司通了动力电,产能上了新台阶,2020年生产的桶装矿泉水、柠檬蜂蜜饮料等销售额破百万。”益阳市罗溪山泉有限公司负责人冷训花是电网升级改造的受益者,当地有10多个村民在她的公司上班。

  拉着记者的手,85岁的村民肖又生由衷为当地的农村供水工程点赞。老人说,他的孩子长年在外打工,自己一人住在竹山里,常常为吃水发愁。原来,罗溪村之前没通自来水,村民们或靠着肩挑手提,或接临时水管在山溪中取水。旱季时缺水,每天排队接水的村民连成了长龙;遇上下雨天,山溪水变得混浊不堪,不能即取即用。扶贫工作队进驻后,争取近百万元项目资金,帮助罗溪村家家户户接上自来水。

  这些年,扶贫工作队还引资30多万元新修1500米水渠,30多万元架起200盏路灯。

  一个全新的罗溪村正在蝶变。

微信截图_20210120091241.jpg

风电场成了罗溪的网红打卡地。辜鹏博 摄

  好风景,大“钱”景

  百余米高的罗溪水自岩上飞泻而下,飞珠溅玉,回荡山谷。站在罗溪村观景台上,记者目睹了“湘中第一飞瀑”罗溪瀑布的壮观。

  “周边的将军岩、一线天、仙人桥、独眼峰,也是奇妙的好风光哩!”王小娥告诉记者,这么好的山水,却是多年来“养在深闺人不识”,直到扶贫工作队来了,给景区改头换面,才成了热门景点。

微信截图_20210120091905.jpg

“湘中第一飞瀑”罗溪瀑布。辜鹏博 摄

  包装之前,扶贫工作队先请来省里专家“打分”。结果显示,罗溪村空气、水质、土壤等3项环境监测数据非常理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最高值达10万个/立方厘米;村里分布着20多条山泉溪流,均达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该村还是益阳市唯一集中成片的富硒村,部分农产品含硒量超国家标准10倍。

  立稳了生态牌,扶贫工作队争取600多万元项目资金,拉通连接各景点的15公里环形公路,相继建成或完善供游人购物餐饮的“风雨竹廊”、颇具竹乡特色的“氧吧木屋”以及停车场、文化广场、景点厕所、游客接待中心等设施,还将当地的“风电场”打造成网红打卡地。

  好山好水也要好吆喝。扶贫工作队与村里商议,2018年成立魅力罗溪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景区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卜铁洪请来“网红”桃江姑娘张娟,在直播中推介罗溪美景。建立“生态罗溪”微信群,扩大影响。

  “升级版”的罗溪景区,令桃江县桃花江镇的吴小红欣喜不已。“多年前来过一次,那时候通往瀑布的黄泥路很难走,周边也没什么配套设施。现在不单路好走了,吃、住也不成问题。”吴小红告诉记者,她将这趟出游录制成小视频,发在朋友圈后收获不少点赞。

  罗溪村村民刘秀英今年71岁,依然精神头十足。见当地旅游越来越热,她也按捺不住,约着几个老姐妹在景区摆摊卖擂茶,生意最好的一天入账3000多元。两三年的功夫,这个小村庄就新开农家乐、特色小食店等10多家。

  2020年,罗溪村游客量达到2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逾135.6万元,农户靠旅游增收30万元。

  产业兴,百姓富

  刚刚逛完罗溪景区,一个从竹山快步走下来的精瘦男子闯入记者眼帘。近身一瞧,他身后的背篓里,冬笋已堆积成丘。

  “这是我们村的‘挖笋状元’胡来良,眼力好、下手准,最多的一天挖了44公斤竹笋哩!”王小娥介绍,去年10月中旬至今,他靠挖笋赚了近2万元。

  “状元不敢当,只是这挖笋有诀窍,一般枝青叶茂的竹子下面笋多、又嫩,你沿着竹根生长的方向找,保准!”胡来良憨憨一笑,脸上泛起一层红晕。

微信截图_20210120091323.jpg

罗溪村的富硒冬笋,在扶贫工作队的推介下,成了市场抢手货。辜鹏博 摄

  胡来良原来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患病的妻子、年迈的父母、在读的两个孩子都靠他一人养活。之前,因找不到稳定销路,他放下挖笋手艺,四处打临工赚钱。“现在好了,有合作社统一收购,有扶贫工作队帮忙找销路,村里的冬笋成了抢手货。我在家门口就业,对亲人的照顾也方便些。”胡来良说,他平时给合作社当司机,每年各项收入加起来近5万元,领着一家老小在2020年脱了贫。

  胡来良所在的合作社,是罗溪村以村集体出资、村民土地入股方式,于2018年成立的罗溪生态农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盘活8800余亩高山野生茶园采制黑茶,立足产品富硒优势,迅速打开市场,去年实现销售额破百万元。当年,合作社向村民支付采茶、制茶等各项工资30余万元,向村民分红30万元。

  在扶贫工作队的牵桥搭线下,冬笋、土鸡、腊肉、红薯粉等罗溪村土特产从合作社销到了全国各地。村里2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在此务工,实现脱贫致富。

  立足生态优势,村西南头的罗溪果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样做得风生水起。在扶贫工作队的引导下,这家合作社将240亩果园和360亩茶园有机融合,游客一年四季可享采摘之乐。自2017年开始,合作社连续5年向村里1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1.6万元县级重点产业项目分红。目前,罗溪村有上百名村民在合作社务工,其中已脱贫的60多人,人员总收入上百万元。

  【短评】

  以初心换民心 用行动践诺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党向人民群众做出的一份庄严承诺。带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需要广大扶贫干部的执着拼搏、实干笃行,以初心换民心,用行动践诺言。

  只有心连心,才能共命运。罗溪村党总支书记王小娥告诉记者,易合成、王文平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前任”和“现任”队长,都是从农村走出的干部,深知苦日子的艰辛,也最懂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他们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甚至连节假日都坚守在这个贫困山村。

  只要动真情,就能赢民心。益阳市政协副主席卜铁洪作为带头人,用脚步丈量罗溪的山山水水,规划设计景区的游步道路线;为产业发展挺身代言,促成了好几笔合作“大单”。一次,他做完手术不到一个星期,就忍着伤口的疼痛,带着企业家来罗溪考察。实践表明,扶贫干部用真心、动真情,就能点燃起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当全体贫困户脱了贫,扶贫干部都幸福地笑了。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扶贫工作队还要啃下很多“硬骨头”。未来,他们还会继续坚守,试将莹莹之火聚成皓月之辉,照亮罗溪新未来。

益阳要闻

区县新闻

便民提醒

益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