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胡卫红 徐念强 邓宇婷
在桃江县灰山港镇,35岁的返乡青年贺顺通过科技创新构建“秸秆-粪污-有机肥”全产业链,不仅破解了当地秸秆与畜禽粪污的处理难题,更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
益阳市富立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景。胡卫红 摄
7月16日上午,灰山港镇早稻田里热浪翻滚。益阳市富立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贺顺正在安排收割机收割早稻。轰鸣声中,金黄的秸秆瞬间被撕裂成细屑,均匀覆盖在田里,如同铺开一条条“绿色碎毯”。不远处,旋耕机正将这些碎屑深埋进泥土,空气中弥散开泥土与腐熟菌剂混合的微酸气息。
“我们的有机肥每吨能卖1000元。秸秆不是负担,而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贺顺介绍。
灰山港镇是桃江蛋鸡养殖核心区,曾经深陷“秸秆围城”与粪污之困——年超3万吨秸秆与年均2万余吨鸡粪、猪粪等畜禽粪污无处安放,偷排河道、焚烧秸秆事件频发。2018年,贺顺放弃城市工作返乡,面对父亲艰难维持的有机肥厂与家乡困境,决心破局。
技术突破是关键。在省农科院支持下,贺顺创新采用“3:7秸秆--粪污配比”工艺,通过高温菌种复配使发酵温度稳定在60℃左右。“秸秆是天然的‘水分调节剂’,含水率70%的高湿畜禽粪污与干燥秸秆混合后,水分降至50%左右,完美契合高温好氧发酵所需。”贺顺说。目前,该技术已获2项国家专利,有机肥产品达到国家标准。
贺顺在测量发酵车间堆肥的发酵温度。胡卫红 摄
走进公司的发酵车间,翻抛机如巨兽般扬起深褐色的堆肥,空气中是肥料的微酸味。秸秆碎片与畜禽粪污、菌剂等混合,历经30天高温发酵与60天陈腐,最终蜕变为优质有机肥。这里如同高效的“消化道”,年“吞”秸秆1万吨、畜禽粪污3万吨,产出有机肥3万多吨。
当地种粮大户高朋飞介绍,通过“低茬收割+分级销售”,每亩秸秆可增收450元,再用这笔钱购买有机肥反哺土壤,形成完整闭环。
在灰山港镇,每一根秸秆都找到了价值出口:秸秆饲料化—无霉变干草直供养牛场,每吨能卖500元;秸秆肥料化—霉变秸秆经破碎后进入贺顺的工厂,成为畜禽粪污的“吸附骨架”;秸秆燃料化—碎草压块运往生物质电厂发电。
为助推秸秆的综合利用,桃江县政府实施“双20元”补贴政策,也就是收集主体20元/吨离田补贴,利用企业20元/吨生产补贴。既降低了回收成本,又提高了覆盖秸秆收储合作社、秸秆利用企业的积极性,健全了回收网络。
据专业机构测算,每转化1吨农业废弃物,相当于夺回大气中0.027吨二氧化碳。富立来生物科技公司年处理秸秆畜禽粪污4万余吨,相当于减排1080吨二氧化碳。不仅如此,这里连施两年有机肥的农田有机质含量从1.2%提升至2.2%,土壤板结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市政府与中铁十八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闫广天出席
- 熊炜:冲刺四季度 决胜全年度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 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 益阳市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非凡“十四五”|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益阳谱写“产业强市”新篇章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
- 熊炜: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益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区县新闻
- “丰”景藏在科技里!南县推广“四防一增”等技术助力一稻双收节本增效
- 安化油茶采收新景:天上运,地上采,无人机搭起“空中运输线”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老有所为,幼有反哺,柞树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