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刘朝勇 舒映烽
湖面上,大片光伏板在太阳下熠熠发光;芦苇荡中,一排排风电叶片不停地转动……这蔚为壮观的光伏风电景观,在沅江市平原区随处可见。
榨南湖光伏发电。 钟祖彪 摄
沅江地处洞庭湖腹地,极具湖区气候特色,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4175兆焦耳/平方米,属于光伏资源丰富地区。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介于4.5~5.5m/s之间,尤其是漉湖地处西南季风带主轴位置,年平均风速比周边陆地大2-3级,风能有效利用率高,是我国华中地区风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沅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培塑,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沅江市依托自身优势,抢抓机遇,布局新能源产业,目前已实现风能、光能、生物质发电、储能等多个项目的落地,形成新型支柱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位部署抓落实,激活产业培塑的“动力源”
为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市各级要求,沅江市建立了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八大行动”工作推进机制,由市长总牵头,建立产业培塑工作专班,由常务副市长作为产业培塑工作专班牵头人,在制定“1个总体方案+8个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标、任务和职责分工。

今年以来,沅江市认真贯彻湖南省“八大行动”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开展产业培塑行动,利用沅江市丰富的风力、光伏等绿色能源的资源禀赋,牢牢把握机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正逐步实现蝶变跃升、进位争先。
精准发力抓项目,种好产业培塑的“试验田”
为充分发挥风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新能源产业“总量壮大、质量提升、产业集聚”,按照“生态优先、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市场主导”的原则,沅江市人民政府第十八届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沅江市“十四五”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到2025年全市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近200万千瓦,确保沅江市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十四五”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中,沅江市14个项目(装机规模共158万千瓦)获批,其中:4个风电项目(20万千瓦)、10个光伏发电项目(138万千瓦)。经过省新能源建设部门联席会议组织联合审查,沅江市4个项目(47万千瓦)纳入湖南省第一批新能源项目重点实施名单,2个项目(22万千瓦)纳入湖南省第二批新能源项目重点实施名单。
截至11月,沅江已建成并网项目7个,装机规模共38万千瓦,占比益阳市的31.67%,其中:风电项目5个(装机规模23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2个(装机规模15万千瓦)。每年发电量约6.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2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1万吨。
持之以恒抓服务,争当产业培塑的“服务员”
产业培塑专班多次召开专项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主动服务,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服务。强化用地保障,组建专班实行全流程、全周期跟踪指导服务,对产业项目建设合理用地应保尽保。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主动靠前服务,加快完成项目用地、林地、涉水等开工前置条件的审批工作,快速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

草尾风电场项目(5万千瓦),全场道路工程已贯通,升压站内场平、综合楼基础施工、主要设备(主变,预制舱,SVG等设备)基础已完成。风机基础桩基施工完成50%,已完成1台基础浇筑。11月中旬开始首台风机吊装,预计2025年1月8日倒送电,2025年1月20日前全容量并网。
自项目启动以来,产业培塑专班明确项目建设要求,切实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做好企业服务员,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安排专人与企业对接,合理规划、高效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支持好、服务好工程建设。认真收集群众合理诉求,尽力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做好征地拆迁、青苗补偿及周边的施工环境保护工作,抓好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发生一起阻工事件,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和营商环境。
沅江市把新能源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推动,着力打造新能源百亿级产业集群,在“产业强市”中实现新突破。下阶段,沅江市将积极谋划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用能清洁化,走出一条城乡共进、多方共赢的风光大道,推动沅江市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益阳要闻
- 市政府与中铁十八局举行工作会谈 熊炜闫广天出席
 - 熊炜:冲刺四季度 决胜全年度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 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 益阳市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 非凡“十四五”|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益阳谱写“产业强市”新篇章
 - 熊炜主持召开市政府2025年第1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
 - 熊炜: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益阳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区县新闻
- “丰”景藏在科技里!南县推广“四防一增”等技术助力一稻双收节本增效
 - 安化油茶采收新景:天上运,地上采,无人机搭起“空中运输线”
 - 烟溪酒糟鱼“游”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利用率超95%!看安化秸秆的 “逆袭之路”
 - 桃江:“空闲棚”变“多产棚”,赚个“棚”满钵满
 - 大通湖区生环委办:堵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湖南日报
 
便民提醒
- 老有所为,幼有反哺,柞树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
 - 资阳区省级万亩示范片晚稻收割忙%
 - 南县乌嘴乡又东村莲藕丰收了!|湖南日报图片新闻%
 - 400余跑者用脚步证明:秋天的雨,拦不住桃江沾溪的活力全开%
 - 桃江暖心一幕:父亲从医院赶回,儿子从外地归来,只为松木塘镇3000多人第二天有水喝%
 - 赫山区八字哨镇“志愿红”守护“天空蓝”,党建引领秸秆禁烧见实效%
 
益阳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