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校巡礼
  • 植学箴言,再造楚疆@湖南日报湘江周刊
植学箴言,再造楚疆@湖南日报湘江周刊
2024-07-09 16:33:58 来源: 湖南日报 编辑:辛菱

简介

箴言书院位于益阳。清咸丰三年(1853年)邑人湖北巡抚胡林翼创建于瑶华山麓,前临志溪。以其父达源曾著有《弟子箴言》,故以“箴言”名院。设山长、监院、首事、掌管、司书等管理教学、行政事务。

王芳

夏日清晨,一友人发家乡图片,言及当地人文历史,颇有自豪骄傲之态。反观益阳文脉,传说虽多,如斗魁塔、青龙州、单刀赴会等,却大抵语焉不详,一念摇动之下,去寻箴言书院。

箴言书院。作者供图

车从丝滑流畅的宽敞大道开进颠簸小路,越往山林方向走,越疑地图有错——大名鼎鼎的箴言书院,当年该是学生颇多、为国育才的学校,怎么会在如此偏僻难行之处?求个学,要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岂不是一开始就难倒了许多人?直到我下车沿清亮的志溪河踱步,眼前陡然出现青砖灰瓦的围墙,再走至书院大门,抬头处,赫然见“箴言书院”四个繁体大字,大门正对远处群山,放目四望,只见烈日晴空之下,天光明媚,近处的池塘柳丝低垂,蓝天白云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与远处的山色遥相呼应,蛙声、鸟声连缀成片,令人陶然忘我,才知这样的地方,确乎读书好去处。

志溪清澈,瑶华翠微,时光如太古般宁静——仿佛走过一条长长的甬道,我站在了两百多年前的这里。那时书院尚未筹建,浓荫匝地,满目繁盛,身为探花郎的胡达源,从这里走出去后,历任翰林院编修、云南乡试主考官、学士等。他在家乡的儿子胡林翼,于不知不觉中,也已同步长大,读性理诸书,聪慧机敏。某次,一代名臣陶澍升任川东道,路过益阳,慕名拜访胡林翼祖父胡显韶,一眼被这个灵气十足的孩子吸引,决定将掌上明珠陶琇姿嫁给他。那一年,胡林翼刚满八岁。

胡达源出身耕读世家,终身以书为业,曾写下《弟子箴言》,与魏源写下《海国图志》同时,承载一代湖湘学人走出大湖、兼济家国与天下之情怀,经纶天地,海阔天空,凭“正学培材”“师夷长技以制夷”名世,在大清国运日渐衰微的时代,做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努力。他万万没有想到,最终他治学培才的理想,会由他那个曾经浪荡不羁的儿子去实现——一所伟大的书院,在他离世12年之后,以他所写“箴言”为名,被那个名唤贶生、注定不凡的儿子开始筹建。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进大门,恢宏而幽深的建筑群,使我一下子跌进了书院遥远的过往。过影壁,进贶生园、琇姿亭、讲堂、大成殿,一步步走去,隐隐听到琅琅的书声传来,学子们在此读书的情景,伏案疾书的画面,历任山长为书院建设孜孜不倦的努力,胡林翼苦心孤诣为国培才的过往,在时光里一一复活。站在胡林翼为建造书院而多方募集资金留下的大量来往信件前,端正秀美的竖行文字,点横竖捺的笔墨横舒,一字一句读来,无不惊心,无不赞叹。

“箴言书院地基已得,离宫詹公墓地不过二里,远城市而便舟楫,山水明秀,甲于江浙”,在给同僚好友、湘军名将李续宜的信中,他为箴言书院的选址之优兴奋得意。作为从政、治军都极富才能的晚清中兴名将,胡林翼还有着一个宏大的教育理想,作为胡家的第二位探花,实力不允许他平淡一生。

筹建书院,从建筑到人才到藏书,都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汪士铎乡试中举时,胡林翼为其副主考,后汪应邀入胡幕,各方面都得胡林翼赏识,因此,在建书院需要与人商量时,他想到了他,也想到了果臣、燮安、东谷、濂卿诸先生,致信请他们审定预算方案。从此,书院建设已经提升到众人都参与进来的层面,胡林翼心中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已经初步成型并完善。

此后,胡林翼的钱几乎全部投入到了箴言书院的建设之中。他在致七叔父的信中写道,“我必无钱寄归也,莫望、莫望,我非无钱,又并非巡抚之无钱,须做流传百年之好事或培植人才……”他甚至会叮嘱家人,寄回的钱不能有一分用在家事之上。在他吐血甚多,病日渐笃时,他更记挂书院的事了,将那一年的养廉银库平五千两,派翰园及千总谢玉升领取解捐银到箴言书院,并安排亲兵两名,限定八天时间赶到泉交河,到后,限定五天之内取益阳县衙及箴言书院建设工地各处签收回信,再限六天回到武昌交差。在交通并不发达的时代,工作效率如此之高,一可见他办事之严谨认真,二可见他对自己时日无多而书院怕不能建成的忧虑。到此时,书院捐银已约一万一千五百两。

但他还是没有见到书院建成,就英年早逝了。一个人一生的功业该以什么来论?胡林翼生长于书香门第,家风甚佳,自身又天资极好,尽管年轻时走过一些弯路,但在醒悟之后,终成一代名将,更可贵的是,在醒悟之后,他深知教育培才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可惜的是,他还是没有等来亲自执教于此的那一天。

“鄙人不死,书院建设一年内主体可以完工,否则需要五年田租收入基本建成”,那么,失去了灵魂人物,箴言书院会不会半途而废?没有他亲自推行办学思想,书院能否办成想要的样子?他再造楚疆的理想,还能否实现?预知自己大限将近,他写信将书院诸事拜托曾国藩,请求他不必为他办大丧典礼,而是要节约开支,简办一切,将奠金全部用于书院建设。

胡林翼含恨而终了,谁将接过接力棒,将他毕生的理想照进现实?

这个人,就是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曾国藩是出了名的实干家,胡林翼的眼光十分精准,有识人之明。让我们再来读读胡林翼故去之后,曾国藩为完成胡林翼遗愿,与诸人的书信吧!在写给左宗棠的信中,曾国藩对胡林翼倍加推崇,“赤心以忧国家,小心以事友生,苦心以护诸将,天下宁复有似斯人者哉”,在致李续宜的信中,他赞道,“忧国之诚,进德之猛,好贤之笃,驭将之厚,吏治之精,无善不备,同时流辈,固无其匹,即求古人中,亦不可多得”。这份欣赏,使曾国藩深感胡林翼病逝之痛,“意绪惨慓,彻夜难寐,幕中又无一友相助,诸事停阁,雨心歉仄”,愿意全力以赴,去成全这个书院梦。他亲自指派主持人,筹资整理《胡文忠公文集》,周细安排书院后续建设,可谓呕心沥血。

一张张亲笔书信读过去,只觉时光如志溪河上的流水,带走了从前的草木、屋瓦、尘埃、人影,留下的,是理想、执着、情义、担当。正因为怀抱着改变世风,培养青年学识的理想,箴言书院才能延续一百多年至今依旧代代繁茂。

书院的任务是育才、藏书、祭祀,实行山长负责制,山长又采取选聘制,民办公管,配有详尽的藏书与后勤细则,以“因材施教、自主研修”为主要的育才方式,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可谓人文蔚起。不必说山长是如黄自元、王龙文这样的大学问家,单是一大批像曾运乾、陈天倪这样的学子,就足以使箴言书院成为胡林翼身居九泉的骄傲。

一百七十年后的这个夏天,在仔细阅读书院制度的某一个瞬间,我深深地感觉到,如果胡林翼不是一个“穿越者”,那就一定是一个旷绝百年的奇才。他将现代思想植入了当时相对落后的教育事业,他关于书院的令人惊叹的构想,无与伦比的执行能力,使箴言学院的精神历经近两百年而不衰。

这个炎热的夏日晌午,蝉声如沸,向我诉说百年来的喧嚣与寂寞。

志溪作证,书院将以草木葳蕤之姿将湖湘文化的脉络一路赓续;瑶华作证,赫山这座荆楚古邑的千年斯文将由书院代代叙写下去。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7月8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