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逅金秋好“丰”景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甘果 通讯员 杨宜君
9月23日,正值农民丰收节,记者来到地处洞庭湖腹地的大通湖区河坝镇沙堡洲村,感受了一回热火朝天庆丰收的场景。
村民脸上挂着笑意,正将刚打捞起来的螃蟹用稻草捆绑起来。
大通湖区生态大闸蟹养殖基地里,工人们划动着小船,忙活着今年的第一次起蟹。基地负责人张建清正张罗着请村里的乡亲到基地来品尝螃蟹。
满满一篓子螃蟹从塘中提起后被运到基地食堂的大板桌上,四位阿姨手脚不停,眨眼间就将螃蟹清洗、捆扎完成,放入蒸屉。一旁的大炒锅内也接连不断地炒着菜,螃蟹熟后就同各色菜品一道被摆上桌。“味道好鲜美!”“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乡亲们喜气洋洋地说。
金秋时节,刚打捞起的大通湖区螃蟹,蒸出来黄毛金爪、膏黄肉满。
大通湖水域水草繁茂、底栖螺蚌等资源蕴藏量丰富,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且区域内无工业污染源,具有发展螃蟹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今,个大体圆、青背白肚、黄毛金爪、膏黄肉满的大通湖蟹已成为大通湖区一张靓丽的名片。
大通湖今年的螃蟹,依旧一只只个大体圆,备受市场欢迎。
近年来,大通湖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产占农业产值比重快速增长。螃蟹养殖也因地制宜,采用“水草+蟹”池塘养殖模式,利用水草净化水质,螺蛳提供优质饵料,模仿螃蟹自然生长环境。在保护水生态环境、严格控制亩产的约束下,由于螃蟹品质、规格、价格的提升,农户的收入不减反增。如今大通湖蟹不仅在全省及周边省市打响了品牌,还出口到香港、澳门、新加坡、迪拜等国家和地区。2021年,大通湖蟹养殖面积达1.5万亩,亩产180斤,产量1400余吨,综合产值4.5亿元。2022年,全区螃蟹养殖面积1.6万亩,产量预计达1500吨,综合产值预计达5亿元。同时,今年大通湖区管委会与上海海洋大学签订为期3年的蟹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大通湖蟹产业发展前景更加可观。
(原载《益阳日报》2022-09-25 第A01版 要闻)